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EAA070267)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媛周治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大学教育》《江苏高教》更多>>
相关主题:大学教授大学个性独立人格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落现象及启示
《江苏高教》2011年第3期78-81,共4页陈媛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教授角色研究"(编号EAA070267);湖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创新型大学文化生态研究"(编号XJK06QGD053)
在近代中国大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依托不同的大学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教授群落。大学教授群落的形成不仅是教授数量的聚集,还与大学的内在组织文化特性密不可分。文章通过回望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落的特征和形成机制,提出引领风...
关键词:近代中国 教授群落 大学个性 主体价值 独立人格 
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的特征及其启示
《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1期71-76,共6页陈媛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教授角色研究";课题编号:EAA070267
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是在中国救亡图存的特殊历史背景下被动适应和主动推动社会变革的产物。时代变革、制度变迁和知识人身份转变构成了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此时代背景影响下,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呈现出数量少能...
关键词:大学教授群体 特征 启示 近代中国 
论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的演变动力被引量:3
《江苏高教》2008年第4期28-30,共3页陈媛 周治军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教授角色研究》(编号EAA070267)的阶段性成果
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本文认为西学东渐的推力、聘任制度的拉力、群落形态的张力和角色认同的活力是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演变的基本动力。认识到这一动力学规律对现代大学教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近代中国 大学教授群体 演变动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