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4B003Z)

作品数:5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炜梁星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社会科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局部执政历史经验和启示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中国共产党解决抗日根据地社会矛盾的利益调节机制——以陕甘宁边区为个案被引量:3
《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98-101,共4页宋炜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重点科研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4B003Z)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内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党派团体之间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抓住这些社会矛盾的利益关系突出这一特点,找到了调节各阶级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点,综合运用行政、政策、法律等手...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 社会矛盾 利益调节 机制 
论党在延安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经验和启示被引量:4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33-37,共5页梁星亮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金资助项目(04B003Z)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最辉煌的时期,党不仅积累了建政治国、执政为民的成功经验,而且制定了治理社会的基本方略,为实现社会和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成为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开端。其主要经验是:开创充满活力、民主和谐的一代新风...
关键词:延安时期 构建和谐社会 实践经验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经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被引量:2
《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15-17,共3页宋炜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若干问题研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历史经验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编号:04B003Z
延安时期,党创造性地运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一致性原理,奠定了党正确处理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内部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的理论基础,调动了各阶层抗战的积极性,并建设了民主廉洁、诚信公平的政府,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这些好的经...
关键词:执政经验 延安时期 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抗日战争时期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利益关系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的模式和机制被引量:7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67-71,共5页宋炜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4B003Z)
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是中国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民众动员。陕甘宁边区的民众动员以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整合社会力量,以调整利益分配关系调动各阶级、各阶层持久抗战的积极性,以政府信用和民众宣传教育为重要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民众动员网...
关键词:抗日战争 陕甘宁边区 民众动员 模式 机制 
试论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和启示被引量:6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69-73,共5页梁星亮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4B003Z)。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是在江西时期局部执政之后的成功实践,其执政的社会基础、执政方式、执政能力和效力,都有了更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许多那个时代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共产党在执政的实践中,把陕甘宁边区作为“示范区”,...
关键词:延安时期 局部执政 历史经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