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2100)

作品数:13被引量:41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圣标郭彤楼袁玉松卢庆治汪集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现代地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更多>>
相关主题:热史恢复大地热流热流热历史地温梯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相盆地热史恢复方法体系被引量:25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年第5期607-613,共7页胡圣标 何丽娟 朱传庆 汪集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2100)
从多期复杂热史的记录与恢复入手,介绍了常规热史恢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近些年古温标研究和构造-热演化模型方面的进展情况,然后针对海相残留盆地多期复杂热史恢复这一特殊问题,提出了盆地与岩石圈尺度并举、不同封闭温度的多种古温...
关键词:多期复杂热史 热史恢复方法体系 海相盆地 
江汉盆地热流史、沉积构造演化与热事件被引量:25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第3期934-939,共6页袁玉松 朱传庆 胡圣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2100)资助
江汉盆地是我国前新生代海相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为研究海相烃源岩的热演化史提供地热学参数,以镜质体反射率(Ro)为古温标进行热史反演,获得了盆地的热流史.印支运动以前,盆地基底热流为50~55mW/m^2;晚印支-早燕山期,热...
关键词:江汉盆地 热流史 沉积构造演化 热事件 耦合关系 
鄂西—渝东地区热史恢复及烃源岩成烃史被引量:47
《地质科学》2007年第1期189-198,共10页卢庆治 马永生 郭彤楼 胡圣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17210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项目资助
根据鄂西—渝东地区镜质体反射率数据进行的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该区在晚二叠世初期达到最高古热流(可达68—78mW/m^2,地表热流),从晚二叠世初到现今古热流持续降低,在侏罗纪末期古热流平均为-54mW/m^2(地表热流);鄂西—渝东...
关键词:热史恢复 剥蚀量 成烃史 鄂西—渝东地区 
下扬子地区热历史与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被引量:23
《现代地质》2006年第2期283-290,共8页袁玉松 郭彤楼 付孝悦 卢庆治 胡圣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2100)
下扬子地区是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优选地区,针对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提出了“二次生烃,晚期成藏”的部署思路。通过盆地热史恢复获得热流史,然后正演计算烃源岩成熟度史,再利用实验模拟二次生烃量版,计算区内4套主要海相烃...
关键词:下扬子地区 热流史 成熟度史 二次生烃 
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被引量:162
《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第4期1118-1126,共9页袁玉松 马永生 胡圣标 郭彤楼 付孝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2100)资助
根据中国南方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的数据各418个,编制了中国南方地温梯度图和中国南方大地热流图。研究了中国南方现今地温梯度分布特征和大地热流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南方地温梯度介于7.82—162.5℃/km。平均24.1℃/km;大地...
关键词:中国南方 地温梯度 大地热流 构造热事件 
江汉盆地当阳复向斜当深3井热史恢复及其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22
《地质科学》2005年第4期570-578,共9页郭彤楼 李国雄 曾庆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172100)资助课题。
江汉盆地当阳复向斜当深3井实测地温剖面和样品热导率测试结果表明:其现今地温梯度为20~24℃/km,热流值为56mW/m2,体现了盆地发育于扬子稳定陆块的大地构造属性。基于7个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和大量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数据进行的热史恢...
关键词:热流值 热历史 烃源岩热演化 当阳复向斜 江汉盆地 
下扬子苏南地区构造-热演化及烃源岩成烃史研究——以圣科1井为例被引量:25
《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第6期753-758,共6页袁玉松 郭彤楼 胡圣标 曾萍 陈安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72100)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研项目:南方中古生代热历史及烃源岩热演化资助项目
下扬子地区为我国南方重要油气勘探区,圣科1井位于下扬子苏南句容盆地.以其Ro为古温标的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苏南地区整个古生代海相盆地发育阶段热流值相对低而平稳;印支-早中燕山期,基底热流值有所升高;晚燕山期热流值大幅度升高,早白...
关键词:苏南地区 构造-热演化 成烃 烃源岩成熟度 发育阶段 不整合面 油气勘探区 下扬子地区 热流值 地层剥蚀量 盆地沉降史 最大沉降量 构造沉降史 热史恢复 海相盆地 早白垩世 晚白垩世 盆地演化 构造抬升 下古生界 生烃过程 
Thermal regime transition in eastern North China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被引量:8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5年第6期840-848,共9页FU Mingxi HU Shengbiao WANG Jiyang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rant No.KZCX1-07);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me(973)(Grant No.G1999075504);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40172100).
The pre-Cenozoic formation in the Cenozoic depositon centres in eastern North China reached its maximum temperature at present, and the earlier paleo-temperature, therefore, has been overprinted, but the record of pal...
关键词:EASTERN North China  THERMAL regime  paleo-heat flow  "thermal" LITHOSPHERIC thickness  THINNING of litho-sphere. 
川东北地区异常高压形成的地温场背景被引量:72
《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第5期1110-1116,共7页卢庆治 胡圣标 郭彤楼 李忠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2100);中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课题资助.
利用四川东北地区现有的钻井测温数据及测定的岩石样品热导率数据,计算了12口钻井的大地热流值.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现今地温梯度为18~25℃km,平均21℃km,大地热流值介于41~57mWm2之间,平均为49mWm2.在此基础上,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
关键词:川东北 地温梯度 大地热流 热史恢复 剥蚀厚度 
华北东部中生代热体制转换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2
《中国科学(D辑)》2004年第6期514-520,共7页付明希 胡圣标 汪集旸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编号: KZCX1-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 G1999075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0172100)共同资助
华北东部新生代沉积中心区受新生代快速沉积的影响,前新生代地层于现今处于最高古地温,前期的古地温信息已不复存在,但新生代沉积厚度较小的相对隆起区或古-中生代残留盆地中,前第三纪不同构造层内的镜质体反射率(R0)古温标数据所...
关键词:华北东部 中生代 热体制转换 地表热流 “热”岩石圈厚度 岩石圈减薄 古地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