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ZH319)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琳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文化论丛》《民族艺术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学术月刊》更多>>
相关主题:工业园区现代工业园区文化断裂年俗文化自觉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现代工业园区的文化断裂与文化再生——基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春节年俗的调研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28-37,共10页朱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3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JRZCH201011)
工业园区是我国现代化加速度进程中文化建设的特殊板块,一方面因过度的新陈代谢,使得传统文化经脉呈现某种程度的"断裂",另一方面又以独特的形式汇聚、再塑、衍化,使传统文化"再生"。文化断裂和文化再生呈双向增长态势,且并行不悖。尤...
关键词:工业园区 文化断裂 文化再生 年俗 吴文化 
节日仪式承载的生存重托——以历史时期江苏元宵节为对象的考察
《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年第9期54-59,共6页朱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天堂’之路:文化遗产镜像中的苏州区域社会变迁"(12YJCZH319)
丰富、多元的仪式活动,是元宵节曾经的重要面相,这在今天的遗产传承中已不具有显性特征。人们将对农事、子嗣、福祉和信仰等立世之本方面的厚望寄予在仪式中,仪式从而成为人们生存驱"否"、通"泰"的转换器。这也是在当时认知视界下,人们...
关键词:节日仪式 生存重托 元宵节 江苏 
现代工业园区的文化断裂与文化再生——基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年俗调研的思考
《长江文化论丛》2017年第1期147-159,共13页朱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天堂”之路文化遗产镜像中的苏州区域社会变迁》(编号:12YJCZH3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编号:JRZCH201011)之予项目《中国节日志,春节》(江苏卷)阶段性成果
工业园区是我国现代化加速度进程中文化建设的特殊板块,其过度的新陈代谢,对文化习俗等具有强消解功能,传统文化经脉呈现'大断裂'态势。然而,工业园区又以强大的内需和独特的形式汇聚、再塑传统文化,衍生新兴文化,不妨称之为'文化再生'...
关键词:文化断裂 文化再生 工业园区 年俗 
从“认知启蒙”走向“文化自觉”——基于苏剧的调研及思考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2期69-76,共8页朱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天堂"之路:文化遗产镜像中的苏州区域社会变迁>(编号:12YJCZH319);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苏戏曲文化史研究>(编号:13ZD008)
非遗保护运动能否具有长效生命力,并有效提升"民""国"之生命内涵,最终取决于文化自觉。人们目前对于非遗总体上仍处于认知启蒙阶段,仅为文化自觉的初端。促成文化自觉的生长,应是制定、评判非遗保护体系的准则,将决定着非遗保护实践能...
关键词:非遗保护 认知启蒙 文化自觉 苏剧 
社会文化生活的断裂与承续——近代以来的知识群体与昆曲
《学术月刊》2012年第11期146-154,共9页朱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天堂’之路:文化遗产镜像中的苏州区域社会变迁"(12YJCZH319)阶段性成果
自明代中叶以来,昆曲逐渐成为知识群体精神文化构成的要件。近代以后,由于考量知识群体的"知识"要素变革、战火"焚烧"传承链以及礼崩乐"坏"等原因,使得知识群体与昆曲"绝缘";而知识群体在走向"新生活"、创造"新世界"中,又将"旧时代"、"...
关键词:知识群体 昆曲 社会文化生活 断裂 承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