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无)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谢俊杜胜利陶利江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桂海论丛》《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焦作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虚拟自我自我人学人性辩证法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精神辩证法之内、外因关系新探——兼与骆郁廷、郝登峰博士商榷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83-88,共6页谢俊 杜胜利 
2012年河南省科技计划立项项目"网络社会泛化加剧主体趋虚拟化的社会预防机制研究"(122400430060)的阶段性成果;2011年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网络社会中的自我虚拟性调整及培育机制"阶段性成果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因自身内外部的原因而运动发展。内因与外因作为事物自我运动发展的动力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既不存在孤立内因起作用的情况,也不存在孤立外因起作用的情况。因此,精神作为推动事物运动的动力也必然是内因...
关键词:精神动力 唯物辩证法 推动原则 内因 外因 
进行理论思维探索必须坚持的三个方法论原则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31-34,共4页谢俊 杜胜利 
2012年河南省科技计划立项项目"网络社会泛化加剧主体趋虚拟化的社会预防机制研究"(项目批号:122400430060)的阶段性成果;2011年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网络社会中的自我虚拟性调整及培育机制"(项目批号:1)阶段性成果
理论思维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动力和源泉,利用抽象思维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虽可借助于现代科技进行实证性分析,却不能偏离哲学的宏观指导与检验;笔者认为,在进行抽象思维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三个方法论原则:即既不能偏离辩证法,也...
关键词:理论思维 实践 辩证法 系统论 
学术与政治关系之殇——斯大林时代政治干预学术事件回眸
《焦作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11-15,共5页谢俊 陶利江 
2012年河南省科技计划立项项目"网络社会泛化加剧主体趋虚拟化的社会预防机制研究"(122400430060);2011年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网络社会中的自我虚拟性调整及培育机制"(项目批号: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苏联时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二个重镇。但在斯大林统治时期,曾经发生过的4次明显的政治干预学术事件,为苏联的哲学发展带来无尽的伤痛,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跌入个人崇拜的漩涡之中,学术成了政治的祭礼...
关键词:争鸣 批判 政治干预 
人学对自我虚拟人性之探微
《桂海论丛》2012年第5期70-74,共5页谢俊 
2011年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网络社会中的自我虚拟性调整及培育机制>;河南省科技计划立项项目<网络社会泛化加剧主体趋虚拟化的社会预防机制研究>(122400430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虚拟自我是近年来活跃于人学界的主要概念。作为自我的重要内容和人学研究之核心,它不仅促就了自我人性的丰富和发展,是自我的精神性表征,也是对自我虚拟人性的总结和概括。由于虚拟实在技术所造成的多种非确定性的存在,虚拟自我陷入虚...
关键词:人学 自我 虚拟人性 
人学对自我虚拟人性之探微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11-15,共5页谢俊 
2012年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网络社会泛化加剧主体趋虚拟化的社会预防机制研究"(项目批号:122400430060);2011年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网络社会中的自我虚拟性调整及培育机制"(项目批号:1)
虚拟自我是人学研究之核心,是近年来活跃于人学界的主要概念之一。虚拟自我就其重要性而言,它不仅是自我的精神性表征,也是对自我虚拟人性的总结和概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虚拟自我一定会在痛苦境遇之中找到摆脱异化之路,并以芬芳之花...
关键词:人学 虚拟自我 探微 
人之虚拟问题的时代凸显:虚拟自我及其成因对策分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20-24,共5页谢俊 
2012年河南省科技计划立项项目"网络社会泛化加剧主体趋虚拟化的社会预防机制研究"(122400430060);2011年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网络社会中的自我虚拟性调整及培育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渗透,虚拟自我问题已经凸显为时代不可回避的焦点,是人学探微之初绕不开的话题;对于哲学界学人来说,追查人之虚拟自我的成因及解除自我沉溺虚拟世界的魔咒当是时代对哲学的迫切需求;对于现实的人与社会来说,虚拟自...
关键词:虚拟自我 时代问题 调控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