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8YYB003)

作品数:7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林纲邱雪玫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传媒观察》《新闻爱好者》《社会科学家》更多>>
相关主题:网络新闻语言网络新闻话语策略话语语用原则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网络新闻语言的主观性与新闻事实构建被引量:5
《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期62-64,共3页林纲 
江苏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网络新闻语言的理论与应用研究"(08YYB003)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新闻文本作为社会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文本中充满了社会关系结构和过程的证据,我们可以通过文本分析来揭示隐藏在新闻语言背后的社会权力功能的精确机制和形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者身份的多样化、网络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不同的网络...
关键词:网络新闻语言 主观性 事实构建 
言语行为理论下的网络新闻语言解读被引量:2
《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6期13-14,共2页林纲 
江苏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网络新闻语言的理论与应用研究"(08YYB003);徐州师范大学2008年度校科研基金项目"网络新闻语言的理论与应用研究"(08XWR07)的阶段性成果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符号系统。交际的本质就是进行信息交流和交换,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就是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是从研究日常语言的功能开始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来源于以下假...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网络新闻语言 解读 符号系统 信息交流 日常语言 以言行事 表达手段 
互文性理论与网络新闻语篇的非线性特征被引量:1
《作家》2010年第4期141-142,共2页林纲 邱雪玫 
江苏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网络新闻语言的理论与应用研究”(08YYB003);徐州师范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基于标注语料库的网络新闻语篇研究”(09XWY02)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新闻语篇与传统新闻语篇的最大不同,在于非线性传播,使得依托于网络的新闻语篇,充满了互文性写作的特质。网络新闻语篇中超链接技术的应用引发的诸多关联,使互文性理论从原先的概念,得以实际体现。
关键词:网络新闻语篇 互文性理论 非线性 
网络新闻语言与话语权变迁被引量:4
《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11期151-154,共4页林纲 
江苏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网络新闻语言的理论与应用研究"(08YYB003);徐州师范大学2008年度校科研基金项目"网络新闻语言的理论与应用研究"(08XWR07)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网络传播者身份的多样化、网络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网络新闻语言的主观倾向呈现复杂化,反映各个阶层、各个社会集团的利益。与传统新闻居高临下的传播方式不同,平行的横向传播模式使网络新闻不仅设置了公众谈论的话题与讨论的议程,而...
关键词:网络新闻 话语权 变迁 
网络新闻语言中的预设解读被引量:2
《传媒观察》2009年第10期42-43,共2页林纲 
江苏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网络新闻语言的理论与应用研究"(08YYB003);徐州师范大学2008年度校科研基金项目"网络新闻语言的理论与应用研究"(08XWR07)的阶段性成果
在言语交际中,我们经常会结合语境领会对方的话外之义。这种“由于言语活动嵌入语境而产生的、可统称为内隐意义”。与其他话语类型一样,新闻报道中也有许多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意义。这是由于作者与受传者具备更宏观范围的共有知识或者...
关键词:新闻语言 解读 网络 信息基础 隐含意义 言语交际 言语活动 话语类型 
网络新闻语言的语用原则及话语策略分析被引量:5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年第2期142-145,共4页林纲 
江苏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网络新闻语言的理论与应用研究”(08YYB003);徐州师范大学2008年度科研基金项目“网络新闻语言的理论与应用研究”(08XWR07)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新闻语言作为言语交际的一种特殊范式,具有特殊的语用原则与话语策略。网络语境决定了网络新闻为吸引受传者点击,其语言遵循经济、显著两大语用原则,采用包装与亲和两个话语策略。
关键词:网络新闻语言 语用原则 话语策略 
网络新闻语言的认知语境观分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79-83,共5页林纲 
2008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网络新闻语言的理论与应用研究"(08YYB003)
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言语交际是一种认知语境的参与过程,制约话语理解的并非一定是具体的情景因素,抽象化、认知化了的语境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网络新闻认知语境中的语链环节呈现出与传统新闻语言迥异的一面。网络新闻宏观语篇表现为...
关键词:网络新闻语言 认知 语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