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基金(2007J101)

作品数:3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强鄢庆枇庄峙厦邹文政王小如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水产学报》《海洋学报》《中国水产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病原性河流弧菌青石斑鱼大黄鱼黏液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病原性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体表黏液黏附特性的研究被引量:5
《水产学报》2008年第3期441-447,共7页王晓露 邹文政 鄢庆枇 郭国军 陈强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639600);福建省科技项目(2006F5066);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7J101)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河流弧菌对不同处理后的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结果显示: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经40、60和80℃热处理10min后河流弧菌的黏附率出现显著性升高,而100℃处理10min则能极显著降低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蛋白酶...
关键词:河流弧菌 青石斑鱼 表皮黏液 黏附作用 
河流弧菌对石斑鱼体表黏液的黏附作用被引量:2
《中国水产科学》2008年第2期347-351,共5页赵敏慧 邹文政 鄢庆枇 陈强 庄峙厦 王小如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AA09Z115);福建省科技项目(2006F5066);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7J101)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TS-1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经TSB培养的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极显著高于经TSA培养的河流弧菌(P<0.01);河流弧菌经...
关键词:河流弧菌 青石斑鱼 体表黏液 黏附 
病原性溶藻弧菌对大黄鱼鳃黏液黏附作用研究被引量:4
《海洋学报》2007年第6期80-86,共7页鄢庆枇 陈强 马甡 庄峙厦 王小如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AA639600);福建省科技项目(2006F5066);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7J101)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溶藻弧菌对大黄鱼鳃黏液黏附作用.结果表明,溶藻弧菌的黏附量随着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并在180 min后达到饱和;在温度15~30℃、pH偏酸条件下黏附作用较强,Na+是溶藻弧菌黏附作用必需的,Ca^2+起着辅助作...
关键词:溶藻弧菌 黏附作用 大黄鱼 鳃黏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