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30250)

作品数:65被引量:1347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侯扶江任继周王钦张自和李峻成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自然资源学报》《草业学报》《地球科学进展》《草地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绵羊河西走廊草地微孔草放牧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月龄绵羊对食物营养利用效率研究被引量:5
《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第6期995-999,共5页王钦 任继周 王小兰 夏弘 金岭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3 963 0 2 5 0 );甘肃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GK971 2 3 4A)
利用祁连山地和河西走廊绿洲作物生态系统的时空差和生产方式所提供的饲草养畜 ,建立资源互补效应 ,提高生物效率 .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营养条件下 ,随着羊龄的增大 ,食入营养量、体增重、单位增重消耗的营养量均增多 ,但营养物质消化率...
关键词:生态系统 食物营养 不同月龄 饲料转化率 
滩羊体重对放牧强度的短期效应被引量:4
《家畜生态》2004年第2期26-28,31,共4页田志珍 常生华 肖金玉 侯扶江 南志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系统耦合机理与优化耦合模式"(编号:396302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草地农业系统健康评价"(编号:90102011);甘肃省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环县绵羊放牧系统健康评价"(编号:YS021-A21-016)。
 在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上进行放牧强度对滩羊体重变化、日增重和草地单位面积畜产品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体重变化趋势是240羊·d/hm2>480羊·d/hm2>780羊·d/hm2,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放牧时间的延续...
关键词:滩羊体重 放牧强度 短期效应 日增重 
甘肃马鹿茸尺性状分析被引量:5
《中国畜牧杂志》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侯扶江 李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90 10 2 0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 963 0 2 5 0 )资助
通过对 15副甘肃马鹿干茸称重、测量茸尺形状的统计分析表明 ;甘肃马鹿的茸根围与冰枝基围、冰枝长 ,眉枝长与冰中间距 ,冰枝长与中枝长、冰中间距及鹿茸主干长 ,中枝长与中枝至茸端的距离与鹿茸主干长 ,中枝长与中枝至茸端的距离、主...
关键词:甘肃 马鹿茸 生长发育 茸尺性状 
肃南鹿场甘肃马鹿生产性能研究被引量:14
《草业学报》2004年第1期94-100,共7页侯扶江 李广 常生华 于应文 安玉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草地农业系统健康评价"(9010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系统耦合机理及耦合优化模式研究"(39630250)资助。
1999-2001年调查了肃南鹿场甘肃马鹿的基本情况。甘肃马鹿的鲜茸产量随鹿龄增长分为,产茸量快速增加阶段(1~6岁)、产茸量缓慢增加阶段(6~11岁)和产茸量下降阶段(11岁以后)。总体上呈凸抛物线变化,11岁达到产茸高峰,鲜茸产量与体重,饲...
关键词:肃南鹿场 甘肃马鹿 鹿茸 体尺性状 繁殖 畜群结构 体重 生产系统效益 
畜群结构与效益的研究被引量:6
《草业学报》2004年第1期105-108,共4页雷桂林 孔敏庭 陈秀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9630250)。
建立了畜群结构满足的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得到畜群结构与畜群出栏率,进一步分析得出畜群出栏率与出栏畜龄P和母畜产羔率r有关。指出提高畜群的经济效益,必须提高畜群出栏率,降低出栏畜龄和提高母畜产羔率。
关键词:畜群结构 畜群出栏率 畜群经济效益 
我国鹿况简介被引量:10
《草业科学》2003年第11期47-50,共4页侯扶江 常生华 于应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草地农业系统健康评价"(9010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系统耦合机理及耦合优化模式研究"(39630250)资助
鹿类包括麝科和鹿科,后者通称鹿。鹿类自然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洲、南美洲40°N以北地区和西南非洲,我国是鹿类和鹿科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人类活动对鹿类分布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我国养鹿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以取茸为主经济用...
关键词:鹿类 鹿 马鹿 人类活动 
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分析被引量:11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290-295,319,共7页刘学录 任继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 39630250)
采用GIS技术,以相对频率和平均信息量为指标对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系统中,荒漠、山地、绿洲、水域、道路的平均相对频率(f)分别为57.5 %、20.7 %、23.4 %、8.1 %、7.3 %,反...
关键词:河西走廊 复合生态系统 景观 异质性 
甘肃马鹿夏冬季在祁连山高山草地的放牧行为被引量:18
《生态学报》2003年第9期1807-1815,共9页侯扶江 李广 杨逢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96302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90102011)~~
为了揭示甘肃马鹿放牧行为的季节差异及其与草地状况和气候等因素的关系,夏季和冬季在祁连山高山草地进行了观察研究。夏季,甘肃马鹿在灌丛中的采食速度从出牧到午间逐渐加快,午后至归牧变化趋势不明显;觅食速度日动态呈增加趋势;每步...
关键词:甘肃马鹿 高山草地 放牧行为 采食 反刍 
山地—绿洲生态系统耦合模式与效益被引量:5
《草业科学》2003年第5期64-66,共3页雷桂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 3 963 0 2 5 0 )
以肃南作为山地类型 ,临泽作为绿洲类型 ,从肃南四季草地草畜系统动态模型出发 ,通过对山地 -绿洲子系统的能流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山地系统应施行草畜种间耦合 ,并与绿洲系统耦合。同时提出了山地—绿洲生态系统耦...
关键词:山地-绿洲生态系统 耦合模式 经济效益 冬季补饲 生态效益 耦合机理 
微孔草扩繁和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2
《草地学报》2003年第4期321-324,共4页王钦 连荣芳 王梅春 安海梅 郭朝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9630250);甘肃省攻关项目(GK 971 2 34A)
研究并确定微孔草茎尖是组织培养的最佳部位,细胞分裂素(6 BA)最适浓度是3mg/L。经初代培养、继代扩繁、温室育苗等阶段形成的块根,供大田栽培,生产种子扩大繁殖。育苗区的种植密度是200株/m2,收种区25株/m2。同时制定"三区"和"四区"轮...
关键词:微孔草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茎尖 培养基 栽培技术 块根移栽 轮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