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FX66)

作品数:10被引量:7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世伟李林王昌奎周国文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青少年犯罪问题》《时代法学》更多>>
相关主题:黑社会性质组织实证研究涉黑犯罪非法控制司法认定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机制实证研究被引量:16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年第2期123-135,共13页王昌奎 王勐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恶势力犯罪的新型生成及法律对策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实证调查"(09B-FX66)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和《两个证据规定》明文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真正排除非法证据特别是非法技术性证据,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机制,特别是健全技术性证据审查机制。长期以来,由于审查机制的缺失,曾一度被誉为"证据之王"的技...
关键词:检察机关 技术性证据 实证分析 
反侦查活动再生证据的收集与运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07-113,共7页王昌奎 王勐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恶势力犯罪的新型生成及法律对策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实证调查"(09B-FX66)
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职务犯罪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针对该类犯罪反侦查活动频繁、线索来源稀缺、证据变化较大、证据链条薄弱等特点,检察机关应以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为契机,切实实...
关键词:职务犯罪 反侦查 再生证据 收集 运用 
黑社会性质组织司法认定研究被引量:10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58-64,共7页李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恶势力犯罪的新型生成及法律对策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实证调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B-FX66)
刑法没有对黑社会性质组织作界定,司法缺乏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实质标准,导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认定的疑难。为此,应将非法控制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核心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其他三个特征围绕着非法控制特征证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 司法认定疑难 非法控制 认定标准 
黑社会性质组织经济特征司法认定实证研究被引量:7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4期34-40,共7页李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恶势力犯罪的新型生成及法律对策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实证调查"(09B-FX66)阶段性成果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特征认定混乱主要是立法及司法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经济特征规定模糊所致。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特征表现为利用经济利益支持犯罪组织有组织地实施违法犯罪活动,非法控制一定区域或行业并从中获取垄断经济利益。为防...
关键词:经济特征 非法控制 非法经济利益 
黑社会性质组织基本特征的实践展开被引量:3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41-48,共8页陈世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恶势力犯罪的新型生成及法律对策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实证调查"(09B-FX66)阶段性成果;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国‘打黑’刑事政策研究--基于整体意识的考量"(2011CFX009)阶段性成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应当同时具备"组织"、"经济"、"行为"和"非法控制"四个基本特征。司法机关对同一法律文本的不同解读不仅直接关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圈之大小,而且更与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 基本特征 规范性的犯罪构成要素 
女性“涉黑”犯罪的主要症候及预防对策研析——基于重庆的相关罪案被引量:1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69-72,共4页陈世伟 
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恶势力犯罪的新型生成及法律对策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实证调查"(项目编号:09B-FX66)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过对重庆市5年来"涉黑"罪案相关数据的梳理和分析表明,女性"涉黑"犯罪呈现出涉案人数有所增加、受教育程度较高、"涉黑"犯罪行为方式正在改变和以青年与初犯为主的症候。因此,继续大力控制卖淫、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改善女性的就业...
关键词:女性 “涉黑”犯罪 协助组织卖淫 重庆 
近墨者黑:未成年人“涉黑”犯罪实证研究——以重庆“涉黑”案件为素材被引量:2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第5期11-15,共5页陈世伟 
作者主持的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黑恶势力犯罪的新型生成及法律对策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实证调查>(09B-FX66)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以来,未成年人"涉黑"犯罪尤其值得关注。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重庆近5年"涉黑"案件中的相关数据,尝试探究未成年人"涉黑"犯罪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 故意伤害 学校 留守 
新世纪以来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犯罪及其预防对策研究被引量:5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第5期20-25,共6页周国文 
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黑恶势力犯罪的新型生成及法律对策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实证调查>(09B-FX66)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是一个有特殊内涵的概念。2000年以来,美国的青少年黑社会犯罪重新抬头,黑社会组织数量越来越多,虽然单个组织的平均成员数连年下降,但参加黑社会的总人数居高不下。黑社会组织在大城市及城郊地区数量畸高,在大城市...
关键词:美国青少年黑社会 概念 现状 治理 
变色的青春:青少年“涉黑”犯罪实证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查被引量:7
《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12期50-53,35,共5页陈世伟 
作者主持的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黑恶势力犯罪的新型生成及法律对策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实证调查>(09B-FX66)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的青少年"涉黑"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研究中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重庆市近5年来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力图勾勒青少年"涉黑"犯罪的现实图景,意欲探究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
关键词:青少年 “涉黑”犯罪 
立法含混的法教义学弥补:以刑法第289条为分析样本被引量:2
《时代法学》2010年第2期43-49,共7页陈世伟 
陈世伟主持的2009年国家社会科基金一般项目"黑恶势力犯罪的新型生成及法律对策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实证调查"(09B-FX66)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现行刑法第289条规定的模糊含混,导致该条文适用过程中歧义丛生,增加了司法适用的难度。通过梳理该条的历史变迁与法益变化,从法教义学角度客观把握"聚众‘打砸抢’"的内涵与地位,同时运用"拟制规定"与"注意规定"分析方法来厘定刑法...
关键词:聚众“打砸抢” 注意规定 拟制规定 判令退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