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201)

作品数:9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齐义泉王静杨德周尹宝树杨红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内蒙古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热带海洋学报》《海洋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POM剪切流AVHRR红外辐射计海表温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东中国海浪流相互作用对水位和波高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8
《海洋科学》2009年第8期82-86,共5页贾岩 尹宝树 杨德周 
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KZCX2-YW-201)
通过修改风应力和底摩擦应力的计算方式并引入波致辐射应力,以POM(Princeton Ocean Model)和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模式为基础构建了浪流相互作用耦合模式,对1994年14号台风过程下的东中国海波流相互作用对水位和波高的影响...
关键词:浪流相互作用 水位 有效波高 POM SWAN 
VAV潮汐分析方法在闸坡验潮站的应用
《热带海洋学报》2008年第6期28-34,共7页佟景全 齐义泉 毛庆文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2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SQ200710);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CB403604)
介绍了一种新的海洋潮汐分析方法——VAV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带通滤波将原始时间域数据转换为频率域数据,再对该频率域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到各分潮调和常数。VAV方法可分析受有色噪音"污染"的数据,允许缺测,并能检测、剔除异常数...
关键词:潮汐 潮汐调和常数 海平面变化 
茂名港附近区域潮流特征分析被引量:3
《热带海洋学报》2008年第6期40-43,共4页吴海军 王静 付方 钟建 谢巨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201);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09A109)
基于茂名港实测的潮流和泥沙等资料,给出了现场观测点的垂线平均流速、流向及垂线平均含沙量等特征,同时计算了余流的大小和方向、流量与输沙量,进而绘制了流场分布图、余流矢量图、输沙方向图等,并对该区域的流场和输沙时空变化的基本...
关键词:茂名港 潮流 余流 泥沙 
基于组件式GIS的南海热带气旋风、浪场分析系统被引量:4
《热带海洋学报》2008年第5期78-83,共6页尹毅 毛庆文 王静 齐义泉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B19B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201);863计划(2006AA09A109)
将现有的计算模型与组件式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地整合,建立一个以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的预报结果为主要输入参数的具备可视化功能的风、浪场模型,并形成以GIS为平台的、具有快速诊断和分析能力的决策分析系统。阐述了热带气旋风、...
关键词:热带气旋 地理信息系统(GIS) 组件技术 风浪场计算 可视化 
剪切流中界面波的二阶Stokes波解被引量:2
《海洋科学》2008年第8期58-63,共6页杨联贵 杨红丽 宋金宝 侯一筠 
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KZCX2-YW-201);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考虑了均匀剪切流场中强非线性界面波,建立了基于任意水深处速度而不是通常所用的平均速度为速度变量的模型,分析了其色散关系,并求得了各层速度的二阶渐近解和界面内波波面位移的二阶Stokes解,揭示了波流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界面波...
关键词:剪切流 界面波 Stokes波解 
均匀剪切流场中的强非线性波及其色散关系被引量:4
《海洋科学》2008年第7期33-37,共5页杨联贵 杨红丽 宋金宝 侯一筠 
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KZCX2-YW-201);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考虑了剪切流场中强非线性波,唯一的假设是水深与特征波长之比是小量,建立了基于任意水深处速度而不是通常所用的平均速度为速度变量的模型。不仅改进了色散关系,使模型的水深适用范围更大,而且由于整个推导过程对波的振幅没有做任何假...
关键词:剪切流 强非线性 色散关系 
南海北部陆架区夏季上升流数值研究被引量:37
《热带海洋学报》2008年第3期1-8,共8页经志友 齐义泉 华祖林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2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2006CB403604);国家863计划(2006AA09A1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9019和5000900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
采用三维斜压非线性数值模式并结合卫星遥感资料分析,对南海北部陆架区夏季上升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升流是南海北部陆架区6—9月的一个规律性现象,而不是个别年份的特殊现象;海南岛东部沿岸及雷州半岛以东广州湾东南部一...
关键词:南海北部 上升流 数值研究 QuikSCAT风场 甚高分辨率红外辐射计(AVHRR)海表温度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算海洋上混合层深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热带海洋学报》2008年第3期9-13,共5页刘辉 王静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201);国家科技计划支撑项目(2006BAB19B01);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CB403604)
上混合层深度是海洋上层热力结构特征的重要参数。结合南海南部海区一连续温盐深观测站的实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以海洋表层温度和风应力为输入,以温度差值判断方法计算所得上混合层深度为输出,采用BP神经网络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上混合层深度 南海南部海域 
天津近岸台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式研究被引量:17
《海洋科学》2007年第7期63-67,共5页莎日娜 尹宝树 杨德周 徐振华 程明华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201);国家908专项资助项目(40576018)
基于对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模式的改进,采用Flather-Heaps干湿网格法和两重网格嵌套的数值计算格式,针对天津近岸海域的地形和易受风暴潮漫滩灾害侵袭的特点,建立了天津近岸海域三维动边界风暴潮漫滩模型,对天津近岸区域台风影...
关键词:风暴潮 漫滩 干湿网格 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模式 网格嵌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