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63-1967)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小欣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洋问题研究》《东南亚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新兴力量运动会缘起华侨内阁对华政策调整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军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印尼、马对抗与中国对印尼外交(1963~1965年)被引量:3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1期81-90,共10页张小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冷战视野下的区域发展--印(尼)马对抗与东盟建立(1963~1967)"(12BSS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963年1月,印尼因反对英国主导下的"大马来西亚计划"而提出对抗政策。中国支持印尼进行对抗,并力主将印支问题与对抗问题联系起来,以此促进东南亚民族民主运动。在此期间,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对印尼的对抗政策进行了全面、及时和合理的评估...
关键词:“大马来西亚计划” 印尼马来西亚 中国 第二次亚非会议 
印尼排华事件与两国关系的波动及稳定(1957~1961年)被引量:1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6期93-102,共10页张小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冷战视野下的区域发展--印(尼)马对抗与东盟建立(1963~1967)>(12BSS034)的阶段性成果
从1957年起印尼不断扩大的排华事件,不仅暴露出印尼国内不同政治力量对待华侨问题的真实态度以及将华侨问题作为政治角逐和妥协手段的策略,而且也反映出住在国不合理地处理华侨问题会对国际关系特别是对华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排华事件不...
关键词:排华事件 外交关系 印尼 
印尼首届阿里内阁对华政策调整与两国关系被引量:2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2期80-90,127,共11页张小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战视野下的区域发展--印(尼)马对抗与东盟建立(1963~1967)>(12BSS034)的阶段性成果
在1953年8月至1955年7月阿里首次组阁执政时期,印尼政府对其对华外交政策进行了积极调整,特别是通过选派驻华大使、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开展两国外交会谈、协商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实现对华访问等重大外交工作,促进了两国关系发展。随...
关键词:阿里内阁 日内瓦会议 华侨 双重国籍 亚非会议 
印(尼)马对抗时期美英的外交矛盾与协调
《南洋问题研究》2014年第2期46-55,共10页张小欣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冷战视野下的区域发展--印(尼)马对抗与东盟建立(1963-1967)"(12BSS034)的阶段性成果
印(尼)马对抗问题背后所体现的美国冷战政策与英国非殖民化政策,是影响战后东南亚政治发展的两大要因。美国为防止印尼倒向共产主义阵营,防止印支问题复杂化,极力回避美英特殊关系及《澳新美安全条约》所要求的军事援助义务,力主对苏加...
关键词:印(尼)马对抗 美国 英国 冷战 非殖民化 
新兴力量运动会的缘起与中国和印尼的关系被引量:4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2期82-87,127,共6页张小欣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冷战视野下的区域发展--印(尼)马对抗与东盟建立(1963~1967)>(12BSS034)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的大力支持下,印度尼西亚于1963年在雅加达举办了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这次运动会在现代国际体育史以及中国和印尼关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冷战时期中国和印尼关系强化的重要体现,不仅打破了西方对国际体育赛事主导权的垄...
关键词:新兴力量运动会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第三世界 第二次亚非会议 
革命路线与外交合作: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中印(尼)关系发展被引量:1
《东南亚研究》2013年第6期62-69,共8页张小欣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冷战视野下的区域发展--印(尼)马对抗与东盟建立(1963-1967)"(12BSS034)
受东西方冷战及中苏分裂、中印冲突等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将支持世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视为与推进国际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同等重要的任务,并由此支持印尼反帝反殖的外交政策。而印尼总统苏加诺在国内推动"有领导的民主",强化国...
关键词:中国 印尼 革命路线 外交合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