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AXW001)

作品数:31被引量:15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宪阁常江李彬黄卫星文家宝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沈阳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中国电视张季鸾电视新闻新闻联播新闻改革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语境下的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基于对《新闻调查》(1996-2006)的个案考察被引量:8
《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3期90-113,共24页常江 文家宝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研究”(项目编号:09AXW001)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为代表性个案,采用新闻生产社会学及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以及新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对栏目诞生后的第一个10年(1996—2006)的新闻生产机制展开深入的语境分析,尝试时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在中国形成的独特...
关键词:新闻调查 调查性报道 新闻生产 场域 新闻改革 
做宣传,还是写史论?——关于抗战时期新闻遗产之思考
《天府新论》2015年第6期26-32,共7页刘宪阁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研究"(编号:09AXW00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报人张季鸾研究"(编号:L13DXW020)阶段性成果
抗战爆发之初,张季鸾已有"这是做宣传"之战时自觉;而范长江一度仍坚持"写史论"。相关的战时新闻观念,抗战爆发前即早有酝酿,甚至直到今天,仍不无当年抗战时代以及更早的革命时代的影子。因此,这里讨论的话题不仅是后抗日时代的,某种程...
关键词:做宣传 写史论 抗战 《大公报》 文人论政 
新闻编译的专业化与政治化:《参考消息》1966-1976年间主题报道策略研究被引量:1
《新闻界》2015年第17期22-28,共7页常江 王晓培 杨奇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研究"(09AXW001)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参考消息》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期间刊登的全部1014篇以"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报道进行报道倾向、编译形式和文体风格三个维度的考察,旨在对该报关于重大社会议题的报道策略进行全面而...
关键词:参考消息 新闻编译 文化大革命 编辑方针 宣传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困境——基于场域理论对央视《新闻调查》(2009-2014)的内容分析被引量:9
《新闻记者》2015年第11期69-77,共9页常江 文家宝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研究”(项目编号09AXW001)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采用场域理论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2009~2014年间播出的全部278期节目进行量化描述和语境分析,尝试厘清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在当下中国的独特生产机制与存在状况,同时在比较的视野中归纳“中国特...
关键词:新闻调查 调查性报道 新闻改革 场域 
初创期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形态探析被引量:1
《中国出版》2014年第20期34-37,共4页常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研究"(项目编号09AXW001)阶段性成果
本文对初创期(1958~1966年)中国电视演播室文艺节目的形态展开全面的观察和梳理,并尝试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对其社会文化意涵加以阐释。初创期的8年里,受限于社会和媒体自身的种种因素,电视文艺节目尚未形成稳健的栏目化思路,却也...
关键词:电视文艺 中国电视 直播电视剧 笑的晚会 
范长江为什么离开大公报?——介绍一篇佚文《悼季鸾先生》被引量:4
《新闻记者》2014年第10期65-71,共7页刘宪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研究>(批准号:09AXW00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报人张季鸾研究>(批准号:L13DXW020)的阶段性成果
《悼季鸾先生》作为范长江的一篇重要佚文,是范长江获悉张季鸾去世后第一时间写就的,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其中谈到一些以往讨论范长江离开《大公报》时,没有得到足够注意的因素;以及虽然注意了,但尚未被恰当理解的因素。仔细分析,可以...
关键词:范长江 大公报 张季鸾 新闻观点 政治分歧 
报人与政争——张季鸾1913年第一次入狱考被引量:3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29-136,164,共8页刘宪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研究>(批准号:09AXW00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报人张季鸾研究>(批准号:L13DXW020)
1913年七八月间,二次革命紧张之际,张季鸾在北京被捕,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这是其长达三十年报人生涯中的第一次入狱。唯有关此事的前因后果,大多语焉不详。细察当时情势,可以发现其中别有经纬。即不止局限于通常所说的创办民立报北京...
关键词:张季鸾 民立报 宋案 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 第一次入狱 
《新闻联播》简史:中国电视新闻与政治的交互影响(1978-2013)被引量:21
《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120-132,共13页常江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研究"(项目编号:09AXW001)阶段性成果~~
《新闻联播》不但是中国影响力最大、拥有观众人数最多的电视新闻节目,也是中国传媒生态中具有独特政治意涵的一档电视节目。该节目从1978年开播以来的一切形态变化,都折射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某些面向,并被观察者做出政治意义上的解读,是...
关键词:电视新闻 中国政治 新闻改革 中央电视台 
“大跃进”与电视:浅析中国电视诞生的政治语境被引量:5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52-56,共5页常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研究"(项目编号:09AXW001)的研究成果
本文采用媒介社会学的视角,深入考察促使电视业在中国诞生的社会政治因素。尽管大多数研究者宽泛地视中国电视为"大跃进"的产物,但实际上第一代中共领导人对电视广播技术重要性的认知以及20世纪50年代末的国际政治局势,兼"大跃进"所营...
关键词:大跃进 中国电视 政治语境 
试谈新中国新闻业的“十大关系”被引量:10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85-118,共34页李彬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史研究"(09AXW001)
文章对新中国新闻业及其研究的"十个关系"进行初步探析,包括变革与延续、新闻与社会、现代与传统、中国与世界、政治与业务、新闻与宣传、内宣与外宣、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疆、史实与史观。由此透视新中国纵横交错的新闻脉络及其层峦...
关键词:新中国 新闻业 矛盾结构 十个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