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AaKD008)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景治宫玉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学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新视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中国外交民主和谐中国国际战略伊拉克战争大国关系调整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深化改革,增强抗风险能力——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5期26-30,共5页李景治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国和平发展的理论与现实对策研究>(项目编号为06AaKD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仅要采取果断措施减少损失、确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且要抓住机遇,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快深化改革,增强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和内需拉动型经济协调发展,促进金融体系创新与监督机制的完善,推动建设...
关键词:金融危机 深化改革 抗风险能力 
新中国外交60年:成就、经验与思考
《新视野》2009年第4期12-16,共5页李景治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AaKD008)
60年来,新中国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为本国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促进了国内经济、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国际和...
关键词:中国外交 成就 经验 思考 
试析中国外交的价值取向被引量:5
《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0期37-44,共8页李景治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和平发展的理论与现实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6AaKD008)的成果之一
中国主张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不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友好相处;革命不能像商品那样输出和输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也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关系...
关键词:中国外交 价值取向 独立平等 民主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战略的发展及主要成就被引量:5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8期32-37,共6页李景治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国和平发展的理论与现实对策研究”[06AaKD008]的成果之一
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是三十年来我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保障,并为我们确立正确的外交方针和国际战略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依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完善,指导我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建...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中国国际战略 发展与成就 
冷战后大国关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新视野》2008年第3期90-93,共4页李景治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重点项目(06AaKD008)
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即大国关系始终处于变动和调整之中,总体上朝着和平与合作的方向发展,但相互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今后,大国关系发展将受到世界潮流、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战略的调整、重大事件的爆发以及意识...
关键词:大国关系 制约因素 发展趋势 
“9·11”事件以来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20-24,共5页宫玉涛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国和平发展的理论和现实对策研究"(06AaKD008)
"9·11"事件后,在恐怖主义和反恐战争的推动下,大国关系经历了深刻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多特点,特别是美国成为这次大国关系调整的关键因素。对这些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当前大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9·11”事件 反恐斗争 大国关系 伊拉克战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