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604)

作品数:15被引量:16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戴伟民强胜宋小玲张峥张连举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杂草稻生物学性状栽培稻草铵膦安全性评价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Better performance of germination in hyperosmotic solutions in conspecific weedy rice than cultivated rice被引量:3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2019年第5期519-529,共11页Yuan Wang Shu-Da Mo Meng-Yao Kong Jing Chao Xiao-Feng Chen Jin-Ling Yang Yu-Jiang Yan Zhi-Hua Shi Sheng Qiang Xiao-Ling Song Wei-Min Dai 
This research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China Transgenic Organism Research and Commercialization Project (Grant Nos. 2016ZX08011-001,2011ZX08011-001,and 2009ZX08012-020B),the Key Technology for Biological Security (Grant No. 2016YFC1201202);Special Fund for Agro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Public Interest (Grant No. 201303022);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30800604). The authors thank Bernal E. Valverde for helpful discussion and revision and thank LetPub (www.letpub.com) for its linguistic assistance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manuscript. No competing interest exists for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Weeds and crops that grow together often confront similar types of environmental stress, especially drought stress. Weedy rice (Oryza sativa f. spontanea) and cultivated rice (O. sativa L.) provide a unique pair consi...
关键词:coexisting RICE CULTIVAR drought tolerance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dica/japonica type weedy RICE 
中国杂草稻种群的发芽期耐冷性研究被引量:6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7年第1期1-9,共9页杨金玲 强胜 张帮华 宋小玲 石志华 蒋倩 戴伟民 
201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22);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8011-001;2009ZX08012-020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6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201202)
以中国75个杂草稻种群及其对应采样田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破除休眠与不破除休眠、常温25℃与低温15℃、7 d测定和14 d测定)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稻的发芽率与对应采样点水稻品种的发芽率呈现极显著相关...
关键词:杂草稻 水稻 种子萌发率 耐冷性 
杂草稻苗期强竞争性的生理机制被引量:14
《植物保护学报》2015年第1期138-144,共7页刘睿 强胜 宋小玲 陈世国 戴伟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22);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801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604)
为揭示杂草稻比栽培稻苗期生长迅速的机制,随机选择均匀分布于江苏省6个市的杂草稻样品和典型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比较了其连续7 d的种子萌发率以及在14、21、28、35 d的幼苗株高变化和光合作用原初反应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表...
关键词:直播田 杂草稻 苗期 快速叶绿素荧光 除草剂 
江苏省杂草稻的传播与籼粳分化研究被引量:12
《中国水稻科学》2015年第1期82-90,共9页陈晓锋 强胜 杨金玲 张帮华 张峥 宋小玲 戴伟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22);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BE2011353);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8011001;2009ZX08012-020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00604)
21世纪初,杂草稻仅在江苏省局部区域发生,目前已扩大到全省,并对粳稻的高产和稳产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掌握其快速发生机制,便于杂草稻的防除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江苏省13市杂草稻是独立发生还是相互传播,以及江苏省杂草稻籼粳地理分布。...
关键词:杂草稻 形态学性状 程氏指数 籼粳分类 
江苏省杂草稻Rc基因的单体型分析被引量:1
《中国水稻科学》2014年第3期304-313,共10页李潇艳 强胜 宋小玲 蔡堃 戴伟民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8011001;2009ZX08012-020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0060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22);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理科基地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J1210056);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BE2011353)
测定了来自江苏省10个市的杂草稻样品的Rc基因序列(全长6.4kb),并整理现有文献中全球166份稻属的Rc基因序列。序列共线性分析表明,江苏杂草稻Rc基因等位基因类型全部为Rc野生型。核苷酸多态性和单倍型分析表明,10份江苏杂草稻Rc基因的...
关键词:杂草稻 红色果皮 Rc基因 穞稻 塘稻 单倍型分析 核苷酸多态性 
抗草铵膦转基因杂交水稻Ⅱ优86B及其恢复系86B向杂草稻的基因漂移被引量:5
《江苏农业学报》2013年第4期708-714,共7页崔荣荣 戴伟民 强胜 宋小玲 
转基因重大专项(2013ZX08011、2009ZX08012-020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604)
为评价南京地区抗草铵膦转bar基因水稻Ⅱ优86B及其恢复系86B在田间释放后抗性基因漂移到杂草稻的潜在风险,在农田生态环境下以转bar基因Ⅱ优86B和恢复系86B为花粉供体,以丹东、泰州、肇庆3地采集的杂草稻为花粉接受材料,检测抗性基因漂...
关键词: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 杂草稻 基因漂移 安全性评价 
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明恢86B杂草化潜力评价被引量:9
《中国水稻科学》2012年第4期467-475,共9页崔荣荣 韦颖 孟攀潘 马云龙 金媛 李秋然 强胜 戴伟民 宋小玲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8ZX08011;2009ZX08012-020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00604);南京农业大学SRT项目
为评估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明恢86B大规模推广后演化为杂草的生态风险,在农田生态环境下比较了明恢86B、明恢86和杂交稻组合汕优63的生存竞争能力、繁育能力、落粒性、种子生存能力以及对常规除草剂氟吡磺隆的耐药性。结果表明,无论在适...
关键词: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 杂草性 安全性评价 
江苏沿江地区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调查被引量:28
《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第14期2856-2866,共11页张峥 戴伟民 章超斌 强胜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8011-001;2009ZX08012-020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604);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1353)
【目的】明确江苏沿江地区杂草稻的发生现状、危害和生物学特性,掌握其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目测法和样方法点面结合,调查江苏沿江地区6个市的28个县(市、区)的直播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率、发生密度、综合危害指数,定点研究6个地点的杂...
关键词:杂草稻 生物学性状 危害 防除 
栽培措施对杂草稻和栽培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杂草科学》2011年第3期14-21,29,共9页曹旦 戴伟民 强胜 宋小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800604);转基因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8011;2009ZX08012-020B);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11353)
无论何种杂草稻密度和移栽措施下,杂草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栽培稻生长没有受到明显影响,移栽不仅较好地抑制了杂草稻的发生,同时保证水稻产量,使产量达到3 496.65 kg/hm2。旱直播对杂草稻出苗率影响较小,造成杂草稻密度过高,栽培稻产量...
关键词:杂草稻 栽培稻 栽培措施 密度 
江苏省中部地区杂草稻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分析被引量:24
《作物学报》2011年第8期1324-1332,共9页邵菁 戴伟民 张连举 宋小玲 强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109202);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8011;2009ZX08012-020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604)资助
前期调查研究表明,江苏是中国杂草稻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尤其以苏中地区最甚。本文利用具有多态性的33个共显性SSR标记,分析苏中地区的11个杂草稻种群以及苏南苏北部分杂草稻样品,以揭示江苏省主要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来源。结果表...
关键词:杂草稻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来源 微卫星标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