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S028)

作品数:18被引量:3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艳杨高凡田志光祁琛云王丽歌更多>>
相关机构: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大学周口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图书馆杂志》《中州学刊》《西夏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宋代宋朝北宋北宋中后期祭天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典文化视域下的宋代西京洛阳官员文娱休闲之疏解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84-89,共6页顾飞 
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S028)
北宋西京洛阳由于其地理条件的优越、都城历史的悠久和时代环境的特殊,使之成为衣冠渊薮,进而演化成彼世官员竞相游历的文娱"休闲之都",引领着当时文体休闲的时尚风潮。西京官员文娱休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游园赏花、交友结社、游山玩水,...
关键词:古典文化 宋代 西京洛阳 文娱休闲 
略论南宋政府对淮南地区人地关系之调整被引量:1
《宋史研究论丛》2016年第2期169-189,共21页王丽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宋代‘三冗’问题与积贫积弱现象的历史教训研究”(10BZS028);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司法官群体研究”(2012BFX016)阶段性成果
淳熙十五年(1188)正月,即禁锢王安石变法的宋高宗死后不久,抚州知州钱象祖重修王安石祠堂,50岁的陆九渊应邀撰写《荆国王文公祠堂记》。陆九渊在《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中肯定了王安石,颇为自赏,四处自誉,引起了一贯否定王安石、批判陆九...
关键词:陆九渊 王安石 《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朱、陆之争 
“大辟献书之路,明张立赏之科”——宋朝对进献图籍的奖励政策被引量:1
《图书馆杂志》2016年第7期89-93,106,共6页王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三冗’问题与积贫积弱现象的历史教训研究"(项目编号:10BZS028)的研究成果之一
宋朝统治者认为图籍可起到教化、治乱的作用,立国初便多方搜寻各类图籍。宋朝多次发布求书诏令,采取各种奖励措施鼓励民间献书。宋朝对献书者进行降诏奖谕、发放实物、迁秩升官等各类精神和物质奖励,多重奖励的情形较为常见,奖励方式灵...
关键词:宋朝 进献 图籍 奖励 
宋朝对孝行的表彰与奖励被引量:1
《西夏研究》2016年第1期58-61,共4页王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三冗’问题与积贫积弱现象的历史教训研究"(项目编号:10BZS028)
宋朝注重对各类孝行的表彰与奖励,如累世同居者、割肉疗亲者及守丧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表彰及物质鼓励。宋朝对各类孝行的表彰与奖励既有利于维护良好社会风尚、强化孝道观念和社会控制,也产生了矫饰行为不断出现、助长民间虚假之风等消...
关键词:宋朝 孝行 表彰奖励 
北宋的科技奖励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28-133,共6页王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ZS028)
北宋科技奖励形式多样,有降诏奖谕、迁秩升官、发放实物等。北宋科技奖励主要集中在应用性极强的领域,如医学、天文学、工程营建、武器制造等方面。北宋科技奖励的时代特征较为鲜明,如奖励领域有所扩展,奖励品类增多、比重有所变化,奖...
关键词:北宋 科技人才 奖励 
宋代食品安全研究:以茶叶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5年第10期65-72,共8页张显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三冗’问题与积贫积弱现象的历史教训研究”(项目编号:10BZS028);国家社科基金培育项目“宋代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研究”;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宋代食品安全研究”(项目编号:2015-ZD-101)阶段性成果
宋代茶叶在生产、加工、流通、储存诸环节存在着一些质量安全问题。尽管宋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对茶叶质量的监管,如严格规定采茶的时间和卫生条件,打击园户和商户生产、销售伪劣茶叶,对玩忽职守和受贿的官员从严处理,对举报贩卖假冒...
关键词:宋代 茶叶 质量安全 
现代教育体制下《中国法制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5年第10期19-22,共4页杨高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三冗"问题与积贫积弱现象的历史教训研究>(10BZS028);2012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司法官群体研究>(2012BFX016)阶段性成果
我国现有高校《中国法制史》教材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采用西方法学教材编排结构,与中国传统法制文明不完全适合。二,部分重要内容被简单化,甚至遗漏。三,内容单薄、观点陈旧。四,部分内容选取失当,挂一漏万。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谋体...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材 教学方法 
包拯及其与同年关系论略——兼论包拯稳立宋仁宗朝之原因被引量:3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3-24,共12页杨高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三冗’问题与积贫积弱现象的历史教训研究"(10BZS028)的阶段性成果
包拯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王尧臣榜进士。这一榜科举考试,与包拯同年登第者(即"同年")共1418人,其中成名成功者较多,文彦博、韩琦2人官至宰相,包拯、吴奎等7人为执政,在北宋历史上较为罕见。年长仕晚的包拯与其同年关系融洽,尤与其...
关键词:包拯 天圣五年 同年 结党 
建隆初年政局与赵宋政权应对补论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66-71,共6页仝相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三冗’问题与积贫积弱现象的历史教训研究"(编号:10BZS028)
宋朝建立之初,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内外形势,赵匡胤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如礼遇后周太后与废帝,安置京城以定臣僚之心;厚葬韩通,严肃处理都城内的攘夺事件,京城内秩序很快得以稳定。在此基础上,赵匡胤采取多种形式对待地方节度使:优容向新...
关键词:赵匡胤 建隆初年 政治局势 后周恭帝 地方节度使 
宋朝身后抚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宋朝官赙特征探析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26-129,共4页王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ZS028)
宋朝对亡者的身后抚恤与前朝相比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具体表现在:主管赙赠事务的机构较为完备,有多个管理机构和执行部门;相关法令细密完善,宋朝多次修订赙赠条例,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特殊群体的专门法;赙赠对象大为增加,尤其是将获赠...
关键词:宋朝 赙赠 抚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