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JL008)

作品数:15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晓玲张静常明明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财经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广西社会科学》《农业考古》更多>>
相关主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地权中农心态乡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维护国家利益抑或追求个人利益:建国初期地权变迁中乡村干部的经济行为被引量:2
《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147-152,共6页张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50-1956年中国农村经济调查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17ZDA03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二十世纪中期地权变迁与农家经济研究"(12CJL008)
土改结束后,以中农为主体的基层乡村干部在地权变迁中兼具双重身份:作为中央各种强制性土地政策的基层代言人和执行者,坚决贯彻和遵遁上级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同时,由于对中央政府颁发的各项政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实际宣传及政策实施...
关键词:土改 基层乡村干部 维护国家利益 追逐个人利益 
20世纪中期乡村地权变迁与中农心态和行为研究
《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131-141,共11页张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期地权变迁与农家经济研究"(12CJL008)
土改结束后的几年内,农村社会结构逐渐呈现"中农化"现象,中农阶层在地权交易中亦占据主导地位。伴随着中共中农政策的调整、变化,中农阶层的心理和行为均发生了变化:大部分中农埋头生产,敢于买田置产、出租土地和雇工放债;部分中农尤其...
关键词:20世纪中期 地权变迁 中农 心态和行为 
老区土地政策演变与农村生产要素流动研究——以1946—1956年的山东为例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15年第5期89-92,共4页张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中期地权变迁与农家经济研究"(12CJL008)之阶段性成果
作为老解放区,山东省自1946年即开始土地改革,至1949年全省已有72%的地区进行过土改。新中国成立后,土改从1950年冬在新收复区进行,到1951年3月全省土地改革完成。土改结束后—集体化高潮前,中共对山东乡村地权交易的政策经历了从鼓励...
关键词:山东 土地政策演变 生产要素流动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的煤矿业被引量:3
《兰台世界(上旬)》2014年第10期27-28,共2页张晓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期地权变迁与农家经济研究"(12CJL008)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政府积极恢复和发展煤矿业。边区政府在煤矿经营方式、资金、技术、运销、税收、劳资关系、安全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这不仅支援了边区经济建设,也保障了军民供给,还提高了工人工资,改善了民生。
关键词:抗战时期 晋绥 煤矿业 
土地证中的“登记”与“缺席”:二十世纪中期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研究被引量:2
《中国农史》2014年第4期110-121,共12页张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期地权变迁与农家经济研究"(12CJL008)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中央和各级政府有关政策文件,并结合各地留存的"土地证",得出结论:尽管当时中央领导人出于革命和建设需要,从宏观制度和政策层面上为保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作了种种努力,但是土地改革中的妇女土地权利...
关键词:二十世纪中期 土地房产所有证 农村妇女 土地权益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地权交易的零细化研究——量化分析和案例解读被引量:1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2期40-50,175,共11页张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期地权变迁与农家经济研究"(12CJL008)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农民仍面临地块零碎的局面和土地利用分散的情况。除了通过自耕、雇工经营和互助合作等方式来克服土地经营中的零细化困境外,农民更多地是通过地权交易来调剂土地远近或肥瘦。而地权交易中的小额数、零细化特征则进...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地权交易 零细化 
从基尼系数看土地改革后农村地权分配被引量:6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1期134-141,共8页张晓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期地权变迁与农家经济研究"(12CJL008)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章计算了土改后农村地权分配的基尼系数。结果表明,土改后农村土地分配基本高度均等;地权分配基尼系数有增大趋势,但增幅有限,地权变动微弱,其导致农村两极分化的说法不能够成立;农业合作化运动步伐的加快与地权分配变动关系不大。
关键词:基尼系数 地权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基于经济学理论视角的经济史研究被引量:1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109-113,共5页张晓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期地权变迁与农家经济研究"(12CJL008)
经济史研究当前深陷困境。要使中国经济史学科摆脱困境,经济史研究者需明确经济史学的性质,彻底改变传统研究方法,加强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史研究中的运用,养成多学科融合的经济史学思维方式。
关键词:经济史 性质 研究方法 思维方式 
国家策略与农民应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富农在互助合作运动中的行为研究被引量:3
《中国农史》2013年第5期99-108,共10页张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期地权变迁与农家经济研究"(12CJL008)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削弱了富农的经济优势,合作化进一步摧毁了富农在农村的政治经济地位。富农在合作化运动中采取的各种讨好或抵抗手段,是乡村权力结构剧烈变化情况下的一种策略性选择,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暂时的生存资源和政治地位。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富农 讨好 有限抵抗 
经济史课程本科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2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119-123,共5页张晓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JL008)
经济史教学当前深陷困境。要使中国经济史教学摆脱困境,教师需明确经济史学性质,加强经济学理论分析,改变传统教学研究方法,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养成多学科融合的经济史学思维方式。
关键词:经济史 教学 思维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