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32097)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喜坤张丽娟刘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文艺争鸣》《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更多>>
相关主题:称谓问题心态东北作家群民间立场现代文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再论东北作家群的存在时间被引量:2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4年第10期64-67,共4页宋喜坤 
哈尔滨师范大学团组项目(SYB2014-02);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2532097);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培育基金项目(SGB2012-03)
在国家、民族视阈下的文学史书写中,作为殖民地文学的伪满文学一直没有走进现代文学史,而东北作家群又被冠以"东北流亡作家群"的称谓,影响了对东北作家群的身份认同。因文学的群体特征和情感纽带作用被忽视,导致对东北作家群存在时间的...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 称谓问题 解体过程 书写心态 
萧军在《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4年第8期87-91,共5页宋喜坤 
哈尔滨师范大学团组项目<报刊传媒和东北现代文学的转型研究>(SYB2014-02);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2532097);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培育基金项目(SGB2012-03)
在哈尔滨解放区,萧军的创作主要表现为《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因文学与报刊的同存共生关系,散文成为这一时期萧军的文体选择,因同《生活报》的论争,萧军创作了大量论争杂文。这些杂文一方面体现了萧军对鲁迅杂文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
关键词:萧军 《文化报》 杂文 文学创作 
民间立场的文化突围——《文化报》新启蒙文学的生成与传播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3年第8期64-69,共6页张丽娟 宋喜坤 
黑龙江省博士后经费资助项目(LBH-12150);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532097);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项目(SGB2012-03)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文学史上,"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存在就是现代传媒的发生与存在,没有现代报纸期刊就没有现代的文学"(1)。现代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报纸和期刊有着密切的联系,报刊作为文学的载体与文学共生、共存、共发展,作为东北现代文学组成...
关键词:启蒙文学 《文化报》 民间立场 文化突围 传播 现代文学 现代传媒 现代报纸 
论萧红复杂的死亡情感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5期118-119,共2页刘志刚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哈尔滨<文化报>新启蒙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32097)
萧红对待死亡的情感是复杂的、变化的。她在创作早期更多地体现出对死亡的恐惧,而越是到创作的后期,特别是"扶桑之旅"后,她对待死亡则充满了直视。
关键词:萧红 恐惧 直视 
月亮意象的审美特质及象征意蕴——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例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5期111-112,131,共3页张丽娟 宋喜坤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哈尔滨<文化报>启蒙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32097)
月亮意象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拥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它是诗人人格的化身,包涵着诗人们对宇宙的求索意识,同时也是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这些审美特质已超越了月亮本身作为自然物象的意义和情趣,被诗人赋予了怀乡、孤寂、感怀等丰富的象...
关键词:月亮意象 审美特质 象征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