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问题

作品数:89被引量:7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同胜从恩霖周领顺骆风杨冠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叫雄都叫“老师”?合适的职场称呼怎么选
《时代青年(视点)》2024年第7期63-65,共3页李丹萍 郭韶明 
相比于工作多年的人士,职场新人工作经验少,应变能力不够强,更容易对称谓问题感到困惑。90后李依依的工作群里,“老师”以平均每天30次的频率出现。李依依在北京从事市场营销工作,这一称谓已成为她和合作对象沟通的固定用语。
关键词:合作对象 职场新人 李依依 应变能力 90后 市场营销工作 老师 称谓问题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称谓问题——答研究者(之四)被引量:1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5-29,共15页周领顺 黄鹂鸣 陈龙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译者行为研究”(项目编号:21FYYB040);江苏省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新时代外交文献英译行为研究”(项目编号:KYCX21-3173);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编号:JS-2023-098)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探讨并回答了研究者诸多关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称谓问题,包括:为什么“译者行为批评”英译为translator behavior criticism,而“译者行为”却多用translator's behavior?为什么“行为”用behavior而不用action或act?为什么将“译...
关键词:译者行为 译者行为批评 术语 称谓 释疑 
1928年阜阳武装起义称谓问题新探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杨新宇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资源建设研究”(AHSKY2021D65);阜阳师范大学省级科研平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新时代淮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PT2021001)。
1928年4月9日由中共皖北特委领导和发动的阜阳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后时间较早、规模较大的一次武装起义,毛泽东同志曾给予高度评价。关于这次起义的称谓,文献中有“皖北土地革命大暴动”“皖北暴动”“阜阳暴动...
关键词:阜阳起义 称谓 中共皖北特委 四九起义 
日本江户时期幕府将军的对外称谓问题与对韩认知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48-56,共9页马铭 
关于17世纪初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围绕在与朝鲜王国往来的国书中幕府将军的称谓应该是“日本国王”还是“日本国大君”而展开激烈辩论,史称幕府将军对外称谓问题。结合对日本此前对韩认知的考察后不难发现,这实际上是16世纪末之前日本对韩...
关键词:大君 日本国王 德川将军的对外称谓 前近代日韩关系 日本版中华意识 
《水浒传》中以“姐”称“妻”的称谓问题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22年第1期3-11,共9页张同胜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古代文学阐释机制研究”(20XZW003)的阶段性成果
《水浒传》叙事中存在着称呼妻子为“姐姐”或“大姐”的现象,语言学研究者认为这是从弟/妹伦理维度生发的称谓。但是,他没有解释这个维度的生成缘由及其背后的文化结构,此其一。其二,这个解释也是想当然的猜测。因为“姐姐”或“大姐...
关键词:《水浒传》 妻子 姐姐 血缘婚 西域人 
北宋舟山盐官胡昉生平行实考略--兼论北宋早期舟山盐场的称谓问题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14-19,共6页石一民 孙峰 
对宋代文献《知礼塔铭》作者胡昉的生平行实进行了考证;还根据宋代史料,对北宋早期舟山盐场进行了梳理。得出以下结论:塔铭作于北宋明道二年(1033),作者胡昉曾在北宋早期(1029年前)来舟山做过盐官,职务是“监昌国东监”。这表明,早在北...
关键词:北宋 舟山 盐官 胡昉 昌国县 盐场 
《史记》称谓问题考辨二则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23-128,共6页张雨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字文化圈《切韵》文献集成与研究”(19ZDA316);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与国别史研究专项“敦煌本王韵与唐宋诸本韵书比较研究”(19VJX126)。
《史记·周本纪》“昔我先王世后稷”的“王”并非衍文,文献中没有“我先”的文例。在称呼其先人祖辈时,往往在“我先”后附缀上各类敬称成分或指别成分,以增加语义的明确性;《史记·秦始皇本纪》“相国昌平君”一句,“相国”应和“昌...
关键词:《史记》 语用信息 语境差异 称谓结构 
清代八旗佐领印轴考论——兼谈印轴称谓问题和清代的“执照”被引量:7
《清史研究》2022年第3期44-53,共10页张春阳 
清中期为解决八旗佐领袭职过程中屡奏不绝的争讼现象,统治者依据佐领根由册、袭职家谱及实录、无圈点档等制作了数以千计的佐领印轴和族长印轴,作为其身份凭证及佐领出缺拣放时拟正陪得分的依据。佐领印轴由工部制轴、兵部缮写并钤印后...
关键词:满文印轴 八旗 佐领 执照 
清太祖、太宗对金朝皇帝称谓问题考述——兼论清初二帝对金朝历史的改造
《保定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62-70,共9页张又天 
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经费资助委托课题项目“燕赵历史文献专题整理与研究”(2020W02)。
金朝历史对明末后金(清)政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故而时常为清太祖、太宗二帝所提及。检视《满文原档》《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满洲实录》(满文部分)等较原始的史料,可发现清初二帝对金朝皇帝的称呼更多地是采用当时盛行的“年号称呼法...
关键词:后金 清朝 《金史》 称谓 改造 
以跨文化交际视角看小说人物称谓问题——以《跑步穿过中关村》德译本为例
《北方文学》2020年第2期96-97,共2页陈雅贤 
中国作家徐则臣的作品《跑步穿过中关村》德译本在德国受到广泛欢迎。究其根源,除作品包含较高文化价值外,译者马海默的文化还原能力也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文章主要围绕《跑步穿过中关村》中人物称呼问题展开讨论,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人物称呼 德译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