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差异

作品数:63被引量:13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刘可风刘森林高翔车浩屈雅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跨越东西语境差异,再现中国戏曲之美:艾克敦译《中国名剧选》研究
《中国翻译》2024年第4期86-97,共12页管兴忠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英京昆戏曲百科词典》编撰”(项目编号:18AZD034);北京语言大学校级一流学科团队隽才计划项目“中国传统戏曲外译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JC201909)。
本文介绍了艾克敦译38部京昆戏曲翻译手稿《中国名剧选》,考察译者在音韵、文字游戏、文化专有项、意象等方面的翻译困难与对策。其译文经多次修改,讲究语言可表演性和动作化、简洁化、口语化和性格化,重视语句的流畅性和逻辑连贯性,增...
关键词:《中国名剧选》 戏曲翻译 艾克敦 多模态 京剧 
试析图案与图形的视觉语境差异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3年第2期16-18,共3页周子鸿 龙来 
从人类最早的原始岩画到结绳记事,视觉图画具有储存信息、沟通情感和传播讯息等功能。文字的产生将信息传递功能逐渐剥离出去,图画转化为了图案,成为影响社会生活方式,教化民众,体现群体、阶层认同和表达文化精神内涵的“观念显象”,凸...
关键词:图形 图案 信息传达 功能审美 差异 
《史记》称谓问题考辨二则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23-128,共6页张雨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字文化圈《切韵》文献集成与研究”(19ZDA316);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与国别史研究专项“敦煌本王韵与唐宋诸本韵书比较研究”(19VJX126)。
《史记·周本纪》“昔我先王世后稷”的“王”并非衍文,文献中没有“我先”的文例。在称呼其先人祖辈时,往往在“我先”后附缀上各类敬称成分或指别成分,以增加语义的明确性;《史记·秦始皇本纪》“相国昌平君”一句,“相国”应和“昌...
关键词:《史记》 语用信息 语境差异 称谓结构 
“一人之辞而加‘曰’字例”内部语境差异考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41-45,共5页张雨涛 
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指出"一人之辞而加‘曰’字例"的现象,其内部情况需要进一步甄别理清。其一是问句和答句相接,且话语相接处只出现单独的"曰"时,会出现两种情形:如果问句的答案是提问者所知晓的,则后文的答句也是提问者所言;但...
关键词:《史记》 一人之辞 “曰” 语境差异 
《史记·五帝本纪》考证一则
《现代语文》2021年第4期12-15,共4页张雨涛 
《史记·五帝本纪》"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一句中,可疑之处有二:第一,"崩"是否衍字;第二,"不善"是不是"不著"的形讹。"崩"作谓语时,往往和前面的主语直接相连;如果与前面的主语断开且中间插入其他谓词成分时,则需要加上"...
关键词:《史记》 形讹 语境差异 语义指向 
日本看中国的误解谱系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年第4期56-59,共4页塚本麿充 周敏(译) 
中国传媒大学2019博士、博士后科研提升计划项目“墨戏研究”(CUC19D019-1);2019-2020年度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201906010235).
中国古代有大量的绘画作品传入了邻国日本,可分为“古渡”“中渡”“近渡”三个不同的时期,这些传入日本的作品在漫长的历史中被重新加工处理,转化出了不同于原生语境中的新的生命。这一“新生命”不应该仅仅当作一种误读,而应该以一种...
关键词:中日绘画史 东山御物 语境差异 多元化 
浅议城镇化与城市化的语境差异被引量:1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69-174,共6页眭睦 韩纪江 
国家社科基金“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转移人口的土地问题研究”(14BJY101);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宁夏开放格局调整研究”(17NXBYJ07);宁夏回族自治区软科学项目“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城镇化与城市化是中国学界常用的两个同义词,基本含义相同,但存在语境差异,前者注重小镇,后者注重大城。在学术文献中,城镇化与城市化几乎同步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文献记录数,前者先少后多,转折点是2013年。分析城镇化与城市化的语境差...
关键词:城市化 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贬抑”还是“褒扬”?--基于中西语境差异分析的“大众旅游”概念被引量:2
《旅游论坛》2020年第2期1-16,共16页李悦昌 
国外"大众旅游"研究已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扬、抑、转、合"的过程。而国内研究总体上尚处于对其"抑"和"转"研究阶段的成果译介、直接使用和概念的本土化初步界定阶段。其中的突出问题是对大众旅游表现出较明显的贬抑倾向,其原因主要在...
关键词:概念 大众旅游 中西语境差异 贬抑 褒扬 
再议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的语境差异
《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84-92,共9页关春华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的语境差异发生了重大转变。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由于双方出场的语境差异,必然有本质性的区别。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场并非在"物化"的语境下发生的,而是建立在物(即财富)的发展的基...
关键词: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 语境差异 物(财富) 物化 资本 
中西文化语境差异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比较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6期0271-0271,共1页司凡凡 
近几十年纪录片的发展,从最开始的题材单一泛泛到现在题材多样,形式风格杂糅百家,更加具有可视性,都显现现代科技文化繁荣向前的印记。植根于文化土壤的影视纪录片也慢慢凸显出东西方文化的迥异。文化基调使纪录片整体创作大相径庭...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纪录片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