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

作品数:17被引量:20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祥德施晓晖陈斌阮征葛润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气象》《地球物理学报》《科学通报》《气象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夏季亚洲季风区水汽输送降水源区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C波段调频连续波天气雷达探测系统及观测试验被引量:11
《气象学报》2015年第3期577-592,共16页阮征 金龙 葛润生 李丰 吴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5023);公益类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04;GYHY20130604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
对降水云更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的需求推动了天气雷达技术的发展,调频连续波雷达(FMCW)系统采用收发分置双天线体制,采用数字直接移相(DDS)技术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信号处理技术,获取高度分辨率达到15、30 m,探测周期2—3 s的回波...
关键词:C波段调频连续波天气雷达 定量标校 数据比对 降水云探测 
青藏高原东南部云状况与地表能量收支结构被引量:12
《气象学报》2012年第4期837-846,共10页蔡雯悦 徐祥德 孙绩华 
青藏高原对梅雨区水分循环及降水变异的影响(41130960);中日政府间合作JICA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9DFB20540);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09);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9LASWZF02);青藏高原及东侧观测布局关键技术研究(GYHY201006053)
采用不同区域边界层综合观测系统,从地表能量收支平衡的视角,探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能量平衡各分量结构特征,进一步认识云状况对能量平衡分量的影响问题。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南部大理、林芝、温江各站地表通量感热、潜热与有效能源两...
关键词:青藏高原 能量收支 低云量与总云量 感热 辐射 
人工神经网络在感热通量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2
《气象科技》2012年第3期474-480,共7页储凌 张乐坚 陈渭民 
中日政府间合作JICA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9DFB20540);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09);灾害天气国家重点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9LASWZF02)联合资助
感热通量计算方法的研究是边界层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基于中日JICA计划项目中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温江站的边界层铁塔观测资料初步研究了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NN)计算边界层感热通量的方法,并将ANN和经验公式法计算得到的感热通量...
关键词:感热通量 人工神经网络 计算 
L波段探空高分辨率廓线中近地层信息分析及相关模型被引量:16
《气象》2011年第12期1504-1510,共7页杨湘婧 徐祥德 陈宏尧 马舒庆 陈渭民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9DFB20540);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09);灾害性天气国家重点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9LASWZF02)共同资助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大气探测精度,L波段"秒级"数据为垂直高分辨率廓线探测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气象要素再分析的基础平台。为了探讨L波段探空垂直高分辨数据应用的可行性,考虑到用于对比分析的其他观测系统获取"秒级"...
关键词:L波段探空垂直高分辨率廓线 PBL铁塔 近地层 误差分析 相关模型 
青藏高原坡面观测信息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报的作用被引量:8
《气象》2011年第10期1233-1240,共8页张利红 李跃清 秦宁生 徐祥德 
中日政府间JICA渠道技术合作项目"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8LASWZI04);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BROP201031)共同资助
利用不同同化方式分别同化青藏高原地区新一代综合气象观测网的自动站和GPS大气可降水量信息,探讨这些观测资料对我国夏季不同区域降水预报的作用。通过两组数值试验对2008年夏季连续两个月的天气进行分析场和降水预报结果检验,得出以...
关键词:新一代气象综合观测网 资料同化 降水预报 青藏高原 
南亚高压对亚洲季风区夏季对流层上层水汽异常分布的动力效应被引量:8
《气象学报》2011年第3期464-471,共8页陈斌 徐祥德 施晓晖 
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7DFB20210;2009DFB2054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2008Z006);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8LASWZI04;2009LASWZF02)
正确认识对流层上层水汽以及其他大气痕量成分的分布和形成机理对于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说明亚洲季风区为全球的一个特殊的区域。基于最新的卫星微波临边探测仪(EOS-MLS)资料,首先定性地分析了亚洲季风区对...
关键词:南亚高压 对流层上层 水汽异常分布 动力效应 
利用卫星大气成分资料分析夏季亚洲季风区平流层-对流层输送特征被引量:6
《高原气象》2011年第1期65-73,共9页陈斌 施晓晖 徐祥德 张胜军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9DFB2054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2008Z006);公益性行业专项科研基金项目(GYHY201006009);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8LASWZI04)共同资助
首先利用臭氧探空资料验证了Aura-MLS卫星反演臭氧产品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可信度,然后基于2005年和2006年夏季的数据产品确定了亚洲季风区夏季对流层向平流层的输送通道。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中,一氧化...
关键词:亚洲季风区 臭氧 一氧化碳 上对流层和下平流层 
风廓线雷达回波信号强度定标方法被引量:26
《应用气象学报》2010年第5期598-605,共8页钟刘军 阮征 葛润生 陈钟荣 任京伟 沈祥林 张哲 魏艳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5019;41075023);科技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风廓线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和产品研发"(GYHY200906039);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多种探测技术的应用研究"共同资助
风廓线雷达返回信号功率定标通常通过返回信号信噪比和系统噪声功率的估算得到。该方法存在着噪声电平的确定、外部噪声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了定标的精度。采用信号源分别对接收机和信号处理器进行定量测试,进而对雷达系统进行定标,是...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 定标 噪声电平 信噪比 回波功率 
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源区、路径及其时间尺度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8
《大气科学》2010年第3期495-505,共11页陈斌 徐祥德 卞建春 施晓晖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编号:2007DFB20210;2009DFB2054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批准号:2008Z006);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编号:2008LASWZI04;2009LASWZF02)联合资助
基于NCEP/NCAR分析资料和拉格朗日轨迹输送模式FLEXPART,通过气块轨迹计算,对2005年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Troposphere to Stratosphere Transport,简称TST)的近地层源区、输送路径及其时间尺度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结...
关键词: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 亚洲季风区 边界层源区 输送路径 时间尺度 
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层-平流层不可逆质量交换特征分析被引量:8
《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第5期1050-1059,共10页陈斌 徐祥德 卞建春 施晓晖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7DFB20210;2009DFB2054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2008Z006);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8LASWZ104;2009LASWZF02);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428602)联合资助
基于2005年NCEP/GFS分析资料和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的"Domain Filling"技术,以气块穿越对流层顶后的滞留时间为标准,诊断分析了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层-平流层质量交换,重点讨论了对平流层大气成分收支具有实际意义的不可逆双向质量交换...
关键词:亚洲季风区 对流层-平流层 不可逆质量交换 源汇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