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5057)

作品数:7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东风王利民林新坚邱孝煊李卫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生态环境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茶叶科学》《水土保持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红黄壤培肥模式茶园土壤茶园化学性质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不同培肥模式下闽东茶园水土及其氮磷流失特征被引量:2
《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第4期69-72,78,共5页王利民 林新坚 黄东风 李卫华 范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主要类型农牧废弃物制肥质量控制及产业化循环利用集成示范"(2012BAD14B15-6);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0BS-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J05057);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人才创新项目(2014CX-5)
[目的]研究不同培肥模式对闽东茶园水土及其氮磷流失的影响,为该区茶园水土流失评价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径流小区试验,设置6个处理:全量化肥(NPK),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1/2NPKOM),全量有机肥(OM),全量化肥+豆科绿肥(NPKL),...
关键词:培肥模式 茶园 水土流失 氮磷流失 
红黄壤区土壤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江西农业学报》2013年第12期96-100,105,共6页王利民 卜晓莉 林新坚 黄东风 邱孝煊 罗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5-6);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NZ000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5057)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阐明了红黄壤区土壤的主要成因,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进而综述了红黄壤区土壤的改良利用技术。建议进一步完善土壤资源监测系统,发挥综合改良利用技术的作用和加强菌肥、缓控释肥料的研发。
关键词:红黄壤区 改良措施 利用技术 
滇西北高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
《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第9期1550-1555,共6页王利民 卜晓莉 罗涛 黄东风 陈奇伯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5-6);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0BS-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5057);福建省属公益类基本科研专项(2011R1101012-2)
滇西北高原由于地处生态脆弱的石灰岩区,水土流失严重,探讨该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侵蚀的变化规律,为开展人工植被建设提供依据。以时空互代的方法,通过径流小区,对坡面的产沙产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
关键词:滇西北 土壤侵蚀 生态恢复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不同培肥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相关参数的变化与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8
《生态学报》2012年第18期5930-5936,共7页王利民 邱珊莲 林新坚 黄东风 李卫华 邱孝煊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5B0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5-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5057);福建省属公益类基本科研专项(2010R1024-4)
通过闽东地区茶园培肥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量碳占溶解有机碳的比值和微生物熵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其他土壤参数、茶叶理化性状的相关性。试验设6个处理:全量化肥(C),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CO)1/2)...
关键词:培肥模式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熵 相关参数 敏感性分析 
长期培肥下红黄壤区茶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7
《茶叶科学》2012年第4期347-352,共6页王利民 李卫华 范平 邱孝煊 黄东风 林新坚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5B08);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0BS-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5057);福建省属公益类基本科研专项(2010R1024-4)
通过红黄壤区茶园长期培肥试验,研究不施肥、全量化肥、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全量有机肥、全量化肥+豆科绿肥、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等不同培肥模式对土壤蛋白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培...
关键词:长期培肥 红黄壤 土壤酶 
苏北滨海盐土区稻田轮作的改良效应被引量:1
《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第2期98-102,共5页王利民 卜晓莉 黄东风 郑祥洲 陈金林 
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专题项目(2006BAD09A0406);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0BS-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J05057)
分别以耕种两年的稻-菜和稻-麦轮作地为研究对象,并以邻近未轮作的滨海盐土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稻田轮作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稻田轮作对土壤均有程度不等的改良作用,尤以稻-菜轮作改良效果较佳,且上层土壤...
关键词:滨海盐土 轮作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生物学性质 改良作用 
红黄壤茶园不同培肥模式的土壤理化效应被引量:15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54-57,65,共5页王利民 林新坚 黄东风 李卫华 邱孝煊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0BS-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J05057)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闽东地区红黄壤茶园不施肥(CK)、全量化肥(C)、(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C1/2O1/2)、全量有机肥(O)、(全量化肥+豆科绿肥)(CL)及(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C1/2O1/2L)等6种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
关键词:培肥模式 红黄壤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