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863)

作品数:7被引量:11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丽丽康振生乔宏萍谢媛媛余永廷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生态学报》《植物保护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小麦全蚀病菌内生细菌抑菌圈Β-1,3-葡聚糖酶小麦全蚀病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小麦内生枯草芽孢杆菌E1R-j胞外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和性质被引量:11
《西北农业学报》2009年第6期285-290,共6页黄保全 黄丽丽 康振生 乔红萍 
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8A05);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07049);国家973项目(2006CB10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863)资助
通过(NH4)2SO4分级沉淀、疏水层析、PAGE切胶电洗脱、阴离子交换层析从E1R-j发酵滤液中分离纯化得到抗菌蛋白j1。经测定,j1分子量为51.9 kDa,等电点为8.7。j1不能催化昆布多糖、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的水解;但能催化酪蛋白水解,其相...
关键词:小麦全蚀 枯草芽孢杆菌 抗菌蛋白 生物防治 蛋白酶 
小麦内生细菌对全蚀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6
《植物保护学报》2007年第2期221-222,共2页刘冰 黄丽丽 康振生 乔宏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863);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200558);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1BA509B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 生物防治 防病机制 内生细菌 PSEUDOMONAS 荧光假单胞菌 土传病害 化学农药 
不同碳、氮源组合对小麦全蚀病菌产生胞外β-1,3-葡聚糖酶的影响被引量:2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2期110-114,共5页余永廷 谢媛媛 黄丽丽 康振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863);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支持计划(PCSIRT20055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利用改进的MS液体培养基,通过改变碳、氮源组合,分别在振荡培养小麦全蚀病菌7,14,21 d时(26℃,150 r/min),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培养滤液中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分别以小麦茎秆、叶片,玉米茎秆、叶片...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菌 禾顶囊壳小麦变种β—1 3-葡聚糖酶 MS培养基 碳源 氮源 
小麦内生细菌及其对根茎部主要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1
《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第4期690-694,共5页乔宏萍 黄丽丽 康振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863);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09B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对小麦植株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的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和数量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根、茎、叶及未成熟籽粒等器官中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鲜组织中平均约含内生细菌5.0×105CFU.g-1,其中根系中内生细菌数量达7.8×105CFU.g-1,而茎秆、叶片...
关键词:抑菌圈 菌落形成单位 诱捕分离 小麦全蚀病菌 小麦纹枯病菌 
小麦全蚀病生防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被引量: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B08期1-4,共4页乔宏萍 黄丽丽 王伟伟 高小宁 康振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863);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1BA509B03)
从新疆保护地蔬菜和棉田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对小麦全蚀病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结果发现,7个土样中分离到的放线菌菌株数有明显的差异,菌株数从1.0×10^4~1.0×10^5cfu/g。测定纯化得到的30株不同菌株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抑制试...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菌 皿内对峙培养 盆栽试验 抑菌圈 病情指数 
利用PCR扩增的核糖体DNAs鉴定禾顶囊壳菌和瓶梗霉(英文)被引量:1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z1期1-4,共4页黄丽丽 S.THEISON 康振生 H.BUCHENAUE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 2 70 86 3);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资助
小麦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菌引起的小麦根部病害 ,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用传统的方法鉴别和区分病原菌与非致病菌花费时间长而且有时不准确。本研究利用PCR技术 ,扩增了 15个禾顶囊壳菌和瓶梗霉分离株的核糖体DNAs,并用限制性内切酶D...
关键词:鉴定 PCR 禾顶囊壳 瓶梗霉 
小麦全蚀病菌胞外β-1,3-葡聚糖酶的产生和部分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4
《菌物系统》2003年第4期628-633,共6页王旭丽 黄丽丽 康振生 郭蔼光 刘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86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内重点项目
本文就小麦全蚀病菌胞外-1,3-葡聚糖酶的产生和部分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全蚀病菌能够产生胞外-1,3-葡聚糖酶。在供试的三种培养基中,最佳产酶培养基为改进的MS培养基。当以改进的MS为基础培养基时,最佳碳源为麦麸皮;最佳...
关键词:禾顶囊壳小麦变种 改进MS培养基 培养条件 酶学性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