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49-1955)

作品数:5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晓梅程礼红沈荟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记者》《新闻大学》更多>>
相关主题:《解放日报》党报国初新闻事业发展脉络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建国初期党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探析——以《解放日报》为例被引量:4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5期4-18,109,共15页王晓梅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初(1949-1955年)新闻事业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9XXW001)成果之一
本文以《解放日报》为例,梳理了建国初期党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发展脉络,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党报工作的原则和内容,也是推动党改进工作的方法,还是党"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途径。详尽展现了《解放日报》在党领导下,通过揭批...
关键词:批评与自我批评 《解放日报》 党报工作 建国初期 群众运动 联系群众 三反运动 实事求是 
建国初党报领导下的“读报组”发展探析--以建国初《解放日报》“读报组”发展为基本脉络被引量:16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6期15-22,共8页王晓梅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初(1949-1955年)新闻事业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9XXW001)成果之一
本文描述了建国初《解放日报》"读报组"的发展脉络,指出"读报组"是党报顺应"中国革命"逻辑、适应解放初城市办报实际、实践"群众路线"的产物。一方面,它帮助党报"从群众中来",在倾听群众呼声中改进自身工作;另一方面,它为党报更好地向...
关键词:《解放日报》 建国初 读报 党报 脉络 群众路线 领导 新闻事业发展 
《人民日报》在“批判《武训传》运动”中的作用被引量:1
《新闻大学》2010年第3期46-57,共12页王晓梅 
王晓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国初(1949-1955)新闻事业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9XXW001)的成果之一
本文在描述建国初开展的"批判《武训传》运动"来龙去脉的基础上,指明这是建国后"以《人民日报》为核心,发动、引导"的第一场思想改造运动,形成了"以《人民日报》为‘场所’进行‘表达、检验、相识’,进而铸就党所倡导的‘立场、观点、...
关键词:“批判《武训传》运动” 《人民日报》:“立场 观点 方法” 
一次注定失败的新闻改革——对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夭折的探讨被引量:7
《新闻记者》2009年第10期18-22,共5页王晓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初(1949-1955)新闻事业发展研究"的资助;项目批准号为09XXW001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伟大尝试。它在新中国重要的转折时期继承经“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奠定的“党报模式”,并尝试通过“回归新闻本位”来发展它;又成为1978年第三次新闻改革的“起点”。因...
关键词:人民日报 新闻改革 改版 失败 承上启下 新闻事业 党报模式 解放日报 
“中国人民忙于重建自己的国家,他们没有时间放松和娱乐”——《密勒氏评论报》报道成立伊始的新中国
《新闻记者》2009年第10期23-28,共6页沈荟 程礼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初(1949-1955)新闻事业发展研究"课题成果的一部分,项目批准号:09XXW001
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印象与态度是具体时间与环境的产物,随着双方交流的变化,中国图景也随之变更,而在这一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外国记者对中国国情的实录、对民风民情的细腻描绘,就成为西方人了解这块土地的一个重要途径。周恩来曾谆谆...
关键词:中国人民 时间 新中国 评论 密勒 娱乐 外国记者 传播过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