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荟

作品数:24被引量:23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传媒娱乐经济客观性动因探究苏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记者》《新闻大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新闻爱好者》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播研究的历史取向--谈谈传播史的研究方法被引量:10
《新闻记者》2018年第4期86-96,共11页迈克尔.舒德森 沈荟 邓建国 Jankowski N.W. Jensen K.B. 
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最近指出,“传播系统的历史久远,却鲜少获得历史研究者的青睐”(Darnton,1990:xvii)。这一观点倒是呼应了伊利莎白·爱森斯坦(Elizabeth Eisenstein)十年前的不满,即历史学家虽然断定印刷出...
关键词:历史学家 传播研究 传播史 印刷出版业 传播系统 爱森斯坦 罗伯特 研究者 
总统、新闻界与议程设置理论——佛罗里达大学新闻系Wayne Wanta教授学术对话录被引量:4
《新闻记者》2017年第7期12-18,共7页沈荟 潘霁 
Wayne Wanta是佛罗里达大学新闻学系教授,国际知名的政治传播和媒介效果研究学者。他主要从事新闻媒体议程设置效果方面的研究,在体育新闻、视觉传播、互联网使用及效果、负面政治宣传领域也颇有建树,曾发表学术期刊及会议论文150余篇,...
关键词:议程设置理论 Wayne Wanta 特朗普 佛罗里达大学 美国新闻 新闻系 大众传播学 政治传播 教育协会 认证委员会 
新媒体人际传播的议题、理论与方法选择——以美国三大传播学期刊为样本的分析被引量:19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12期81-100,128,共20页沈荟 王学成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报业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0BXW012)的阶段性成果
新媒体对人际传播研究产生了什么影响?美国三大传播学核心期刊2005-2015年发表的新媒体人际传播论文表明:在议题上,新媒体人际传播研究呈现出从微观人际传播向社会、政治传播领域拓展和深化的趋势,凸显出新媒体人际传播在个人和社会、...
关键词:人际传播 新媒体 社会互动 
历史记录中的想象与真实——第一份驻华美式报纸《大陆报》缘起探究被引量:4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2期112-125,128,共14页沈荟 
教育部课题"近代驻华美国记者及其报道研究"(编号:10YJC860039)的阶段性成果
《大陆报》是第一份由职业新闻记者而非商人或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专业美式报纸,它对近代中国新闻形态格局、对外传播及中美外交均产生重要影响,但新闻史研究对该报仅略有提及,系统研究尚付阙如,在办刊动机问题的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本文...
关键词:历史建构 远东新闻战略 中国新闻外交 
埃德加·斯诺的红色中国理想——斯诺访问苏区的动因探究被引量:2
《采写编》2014年第1期51-55,共5页沈荟 钱佳湧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话语;形象:近代驻化美国记者研究(1911-1949)>2010BXW001;上海市教委一般项目近代驻华美国记者及报道研究>11YS37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第一个采访苏区的西方记者,近代新闻史研究对于埃德加·斯诺的观照多在“革命史范式”里着力。然而,这种充满了“革命话语”的研究无法解释以下问题:斯诺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若从本身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与好恶来看,对一个陌生...
关键词:斯诺 红色中国 苏区 德加 动因 理想 革命史范式 新闻史研究 
埃德加·斯诺的红色中国理想--斯诺访问苏区的动因探究被引量:3
《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2期68-73,共6页沈荟 钱佳湧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话语、形象:近代驻华美国记者研究(1911-1949)》2010BXW001;上海市教委一般项目《近代驻华美国记者及报道研究》11YS37的阶段性成果
出生于美国令斯诺对中共产生兴趣不应被看作是"理所应当"。抛开斯诺研究中的革命化视角,斯诺在1936年的苏区之行应当自有其因果逻辑,斯诺对中共的兴趣是果,而其个人的性格和文化背景、物质的刺激、来华后的采访经历、与左翼人士的接触...
关键词:斯诺 红色中国 动因 
政治媒介偶像的建构——《时代》对蒋介石的10次封面报道解析被引量:1
《新闻记者》2013年第11期72-79,共8页沈荟 
教育部<近代驻华美国记者及其报道研究>〈项目号:10YJC86003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话语;形象:近代驻华美国记者研究(1911-1949)>〈项目号:2010BXW0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对美国《时代》周刊先后10次关于蒋介石封面报道的仔细考察,管窥外媒视角中的蒋介石形象变迁,提出《时代》报道中蒋的人物个性特征符号先后经历征服者、抗日政治强人和自由、美国化中国的希望化身三个阶段,揭示出蒋介石不过是...
关键词:《时代》蒋介石 美国世纪 集体记忆 媒介建构 
信息模式与故事模式背后的异同分析——对迈克尔·舒登森“新闻客观性”解释的再解释被引量:4
《新闻大学》2013年第6期1-8,共8页张健 沈荟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1YJA86003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0BXW001);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
迈克尔·舒登森关于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的分析突破了新闻史研究的传统框架和方法,但也凸显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弱化了两者之间共同性的说明。本文在说明两种模式差异的同时着重阐释了两种模式在作为公共机构、对事实和精确性的追求以及一...
关键词:信息模式 故事模式 客观性 知识观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 政府如何发布信息被引量:3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年第9期8-10,共3页王晴川 沈荟 
突发公共事件是危及人民群众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可谓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关切。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如何向社会发布信息是一门艺术和学问。这方面应...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 政府 信息 
“中国人民忙于重建自己的国家,他们没有时间放松和娱乐”——《密勒氏评论报》报道成立伊始的新中国
《新闻记者》2009年第10期23-28,共6页沈荟 程礼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初(1949-1955)新闻事业发展研究"课题成果的一部分,项目批准号:09XXW001
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印象与态度是具体时间与环境的产物,随着双方交流的变化,中国图景也随之变更,而在这一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外国记者对中国国情的实录、对民风民情的细腻描绘,就成为西方人了解这块土地的一个重要途径。周恩来曾谆谆...
关键词:中国人民 时间 新中国 评论 密勒 娱乐 外国记者 传播过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