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S037)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维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史林》《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代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总理衙门洋务张之洞德国人从德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巴兰德在中国
《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5期128-141,共14页王维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语文献里的晚清社会研究"(06BZS037)阶段性成果之一
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诸国已有经营东亚的企图,在华普鲁士商人的极力游说,媒体和学术精英的深切关注,终于促成普鲁士外交特使团的成行。作为使团的三个随员之一,巴兰德在签约谈判中扮演了一个要角。1875年他以驻华公使身份再度来到中国,...
关键词:巴兰德 驻华公使 总理衙门 中德关系 
从新加坡认知中国
《史林》2012年第3期113-118,190,共6页王维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语文献里的晚清社会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6BZS037
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来华德意志人留下了大量的游历文字,包括日记、书信、回忆录、报刊专栏文章等,这些文字反映了当时德意志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兴趣和从中国谋求现实利益的诉求。随着德国在华通商和殖民利益的扩大,德意志人对中国的评...
关键词:游记 新加坡 认知 中国形象 
从德语文献看1861年中普通商条约的签订被引量:1
《史林》2011年第6期78-85,186,共8页王维江 
国家社科基金(批准号:06BZS037)的资助
近代中国和普鲁士的最初官方往来是1861年通商条约的签订。汉语文献对这一过程的描述较为简略,学者的相关研究也付之阙如,德语文献里则有当事人的详细记载和官方考察报告的正式表述。本文即以德语文献为依据,试图勾勒出中普通商条约的...
关键词:普鲁士东亚外交特使团 通商条约 总理衙门 总署大臣 
张之洞与德国人被引量: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99-105,共7页王维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ZS037)"德语文献里的明清社会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清流"时期的张之洞,由名士而跻清要;督抚时期的张之洞,由洋务而成名臣。名士必有异言异行,名臣必有异常政绩。所谓内外有别,张之洞对待国人的异言异行,不一定适用于外人;文化背景不同,外人对张之洞异言异行的反应,肯定也不同于国人。...
关键词:张之洞 德国人 登龙门术 洋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