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60052)

作品数:9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许鑫李霞婷更多>>
相关机构:惠州学院暨南大学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兰州学刊》《媒体时代》《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传播》更多>>
相关主题:传媒体制传媒公共性郭美美事件公共性媒介公共性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媒介公共性与公共领域研究:议题、进路与出路——基于文献回顾和研究现状的反思被引量:5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41-148,共8页许鑫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网络共公事件的舆论引导与治理研究"(13CSW03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YJC860052);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广东省网络公共事件的预防与应对研究"(Yq2013153)
传媒公共性的建构存在乐观和悲观两种倾向:一些学者不断对公共领域概念进行重构,使其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变化,另些学者则倡导传媒领域的实践革新,两者仅从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单方面去探索民主的出路,难免陷入困境。这一问题的研究要取得突...
关键词:媒介 公共性 公共领域 
当代中国传媒改革与媒介公共性的变迁被引量:2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39-44,共6页许鑫 李霞婷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YJC860052);2010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媒体的公共性实践研究>(GD10YXW01)的研究成果
传媒改革进程制约媒介公共性的发挥,当代中国传媒的公共性在传媒改革背景下产生,并随着传媒改革的进程而演变,大致经历了从产生、生长到扩展三个阶段,市场、政策、技术和专业理念都是传媒发挥公共性的动力,但由于缺乏体制保障,公共性的...
关键词:传媒改革 传媒公共性 传媒体制 非常规实践 
公共电视的本质、模式及其建构——对重庆卫视“公益频道”实验的反思被引量:1
《理论导刊》2013年第5期36-40,共5页许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YJC86005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媒体的公共性实践研究"(GD10YXW01)
本文从"公共性"的角度界定公共电视的本质,将公共电视的功能区分为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和提供公共话语平台两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卫视的"公益频道"实验进行反思,认为其与真正的公共电视其实相去甚远,并结合我国现实的传媒体制,提出了...
关键词:传媒系统 公共电视 公共性 公益频道 建构 
论微博“报忧不报喜”的倾向及其影响——基于2010—2011年30件微博热点事件的分析被引量:2
《媒体时代》2013年第4期23-26,共4页许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86005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媒体的公共性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D10YXW01)
由于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传统媒体未能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加上微博突出的技术优势,导致微博信息传播存在明显的"报忧不报喜"倾向,负面信息和评论占据压倒性优势。微博"报忧不报喜"的倾向有着双重影响,应对这种倾向不能实行...
关键词:微博 报忧不报喜 倾向 
谣言应对需要新思维——多维学术视野下的传谣与辟谣被引量:1
《青年记者》2013年第03Z期25-26,共2页许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86005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媒体的公共性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D10YXW01)成果
谣言传播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关于谣言应对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谣言止于公开。不过从近年来的一些公共危机事件来看,谣言传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规律,有的涉事部门虽然在第一时间公开了有关信息,但依然不能阻止谣言传播,而且一旦传播...
关键词:学术视野 公共危机事件 第一时间 传播媒体 信息爆炸 封锁消息 官方媒体 传播系统 传播现象 民意表达 
刍论互联网之于公共领域的意义被引量:1
《理论导刊》2012年第5期51-54,共4页许鑫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YJC860052)的阶段性成果
互联网对民主和公共领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谁在使用、为何使用、怎样使用。网络媒介在公共领域建构中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但也难以摆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状的影响。不仅如此,由于技术与社会的动态变迁,网络时代的公共领域亟需理论...
关键词:互联网 公共领域 技术决定论 社会决定论 
中共三次新闻改革与传媒公共性的变迁被引量:9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46-151,共6页许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批准号:11YJC86005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媒体的公共性实践研究>(批编号:GD10YXW01)
反思中共三次新闻改革可以发现:1942年改革强调了党性,弱化了公共性,1956年改革试图回归公共性,1978年以后的改革确立了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并在不经意间产生了有限的公共性。随着观念、市场、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传媒公共性在逐步生长,...
关键词:新闻改革 传媒公共性 党性 传媒体制 
微博时代的公众参与新模式——以郭美美事件为例被引量:8
《兰州学刊》2012年第2期66-71,共6页许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86005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媒体的公共性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D10YXW01)
"郭美美事件"形成新的公众参与模式:微博率先披露—网民围观和"人肉"—民间侦探搜索爆料—知识分子评论和引导—媒体记者调查核实—形成舆论压力—推动问题解决,微博成为公众参与主渠道,微博和论坛、博客协作掘密,但由于有关部门未能介...
关键词:郭美美事件 微博 公众参与 
网络事件引起参与的因素分析——以“郭美美事件”为例
《东南传播》2011年第12期40-42,共3页许鑫 
笔者主持的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860052)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网络事件日益频发,但只有少数事件能脱颖而出,成为网民持续关注的对象,本文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分析了网络事件吸引网民参与的内在因素,并分析了议题性质对网络事件的公众讨论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事件 郭美美事件 网民参与 议题性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