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W084)

作品数:7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沈卫威孔刘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滁州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文艺研究》《探索与争鸣》更多>>
相关主题:学衡派白璧德新人文主义胡适之柳诒徵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面对“新潮流”的顺势与逆反——新文化运动中两派势力的较量被引量: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32-42,共11页沈卫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激进与保守:民国大学两大学术传统的形成研究"(12BZW084)
一百年前在美国,留学生胡适、梅光迪面对勃兴的一种文学"新潮流",表现出了顺势接受与逆反抗拒的两种态势。当这股"新潮流"被胡适导入中国,与正在高涨的新文化运动交融后,出现了北京大学"新青年—新潮派"积极响应,与东南大学"学衡派"消...
关键词:胡适 梅光迪 新潮流 逆反 学衡派 
“学衡派”文化理念的坚守与转变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15年第9期38-46,共9页沈卫威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激进与保守:民国大学两大学术传统的形成研究"(批准号:12BZW084);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衡派编年事辑"(批准号:13JJD750008)成果
本文首先阐明确立"学衡派"成员的依据,随之明晰《学衡》"弁言"与"宗旨"的内在关联,进而概括出《学衡》时期"学衡派"的精神特征:批评、制衡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坚守旧体诗词创作;译介传播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尊孔奉儒,倡扬传统国学的精粹...
关键词:学衡派 新人文主义 吴宓 旧体诗词 白璧德 新文学运动 胡适之 文化理想 柳诒徵 胡先骕 
施蛰存抗战时期的文化活动考论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3期45-55,共11页孔刘辉 
安徽省"2014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激进与保守:民国大学两大学术传统的形成研究>(12BZW084)的阶段性成果
抗战八年,施蛰存流离辗转于西南大后方,默默承受家国之痛,以坚定的信念期待着民族的解放和胜利的到来,同时他也坚持自己一贯的自由主义文学观念,对抗战文学的浮躁之气多有诽议,并因此遭到左翼作家的批评。抗战中,施蛰存也完成了由自由...
关键词:家国情怀 文化抗战 《文学之贫困》 人生转型 
无地自由的“单干户”——沈从文1940年代的两篇时评被引量:1
《新文学史料》2014年第4期24-31,共8页孔刘辉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激进与保守:民国大学两大学术传统的形成研究"(项目号:12BZW084);安徽省"2014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随着北平沦陷,已接到国民政府教育部秘密通知的沈从文于8月12日,与杨振声、梅贻琦、叶公超、周培源、朱光潜等人结伴撤离北平,一路辗转南下,先后在武汉及其故乡沅陵居留数月,于1938年4月底到达昆明,自...
关键词:沈从文 40年代 时评 单干 自由 1937年 全面抗战 国民政府 
异口同声:从“东京语”到“京城声口”被引量: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29-36,共8页沈卫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激进与保守:民国大学两大学术传统的形成研究"(12BZW084)
1902年,是大清王朝在屈辱中艰难走向新世纪的第二年,也是在日本教育家的启发下,作为"官话"的"京城声口",被士大夫文化精英阶层中的有识之士,有意识地确立为中国的"国语",并与国家、民族的统一大业发生重要关联的一年,更是中国的文化教...
关键词:1902年 东京语 京城声口 国语 口同声 
新发现《国立东南大学南京高师日刊·〈诗学研究号一〉》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3期53-66,共14页沈卫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激进与保守:民国大学两大学术传统的形成研究"(12BZW084)的阶段性成果
《国立东南大学南京高师日刊·(诗学研究号一)》,是1921年10月26日由南京高师一东南大学学生编辑出版的报纸,因其“诗学研究号”受到叶圣陶等“文学研究会”成员在《文学旬刊》上的批评,而受到关注。
关键词:诗学研究 东南大学 高师 南京 文学研究会 1921年 编辑出版 叶圣陶 
民国大学的文脉与学统被引量:2
《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1期81-85,共5页沈卫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大学中文系的学术传统研究"(10YJA75106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激进与保守:民国大学两大学术传统的形成研究"(12BZW084)
民国大学是生长民国新文学的重要土壤。北京大学对早期白话新诗创作的呵护和推动、南开大学对早期话剧的培育和推动,以及对青年作家的培养,史迹均非常清晰。原本是新文学作家的许多学者进入大学成为专业的文学教授,从创作转向文学研究,...
关键词:民国大学 民国文学 独立精神 自由思想 崇尚学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