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光迪

作品数:148被引量:10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贵福沈卫威段怀清杨扬许纪霖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宁夏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哈佛教授李今英:出得厅堂,入得厨房
《文史博览》2024年第5期36-36,共1页杨海亮 
李今英(1901-?),祖籍广东中山,出生于美国加州,历任中山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和浙江大学、哈佛大学教授。1927年9月,李今英与著名学者、《学衡》杂志创刊人梅光迪喜结连理。婚后,两人去了美国波士顿,因为当时梅光迪正在哈佛大学任教。到了...
关键词:哈佛大学 《学衡》杂志 梅光迪 女子师范学校 美国波士顿 喜结连理 广东中山 美国加州 
君子梅光迪
《同舟共进》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汪修荣 
提到中国现代文学史,很多人都知道“学衡派”。学衡派因《学衡》杂志而得名,而《学衡》的创始人便是梅光迪。1928年,《学衡》在南京创办,在现代文化史上曾产生极大反响,梅光迪也因此名噪一时。这是梅光迪一生中的高光时刻,此后因种种原...
关键词:《学衡》 梅光迪 学衡派 中国现代文学史 现代文化史 
梅光迪与贵州的生死情缘
《文史天地》2023年第12期77-82,共6页书同 
从贵阳黔灵山公园东门进入,沿着山路往上走,过了谢六逸先生墓,杂树丛中,一块墓碑引人注目。碑的上端刻着鲜红的十字架,中间镌刻着“宣城梅公迪生讳光迪之墓”。凑近细看,可见更多小字,右上端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立浙江大学文学院院...
关键词:国民参政会 墓主 谢六逸 黔灵山 文学院院长 不揣浅陋 中华民国 梅光迪 
从白璧德到梅光迪——学衡派“跨语际实践”研究之一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95-106,共12页马建高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时期学衡派新人文主义译介与接受研究”(22ZWB003)。
“跨语际实践”包括知识分子在中西方思想碰撞时的复杂思考、西方文本在中国本土语境中产生的新意涵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译介者本人的能动性。梅光迪追求的“真理”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有密切关联,但无法直接画等号。白璧德努力将新人...
关键词:白璧德 梅光迪 跨语际实践 新人文主义 CHARISMA 
被遮蔽的冲突:《学衡》前史中的梅光迪与吴宓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年第2期205-214,共10页黄彦伟 
河南省哲社规划项目“《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1933)中吴宓佚文考证与研究”(2020BWX004)的阶段性成果
在“学衡派”的研究中,学术界一贯强调的是学衡群体的内在趋同性,而忽略了他们学术理念歧异的一面。这尤其表现在“学衡派”核心人物梅光迪、吴宓之间。《学衡》创刊于1922年1月,至1923年初,梅、吴之间的间隙便已显现出来。
关键词:学衡派 吴宓 《学衡》 梅光迪 学术理念 趋同性 前史 核心人物 
梅光迪的最后岁月
《新文学史料》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高传峰 
1945年12月27日下午4点45分,国立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外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梅光迪在贵阳医学院病逝,享年56岁。时抗战胜利不久,因战乱而不断西迁、最后落脚在贵州遵义等地的国立浙江大学正在筹备复员事宜,梅光迪就这样带着诸多未竟的事...
关键词:贵阳医学院 梅光迪 西迁 文学院院长 外国语言文学 人生之路 贵州遵义 抗战胜利 
眼里容不得错别字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必读)》2023年第3期31-31,共1页姚望 
1921年,吴宓从美国留学归国后,随即受聘于国立东南大学,担任文学院教授,讲授世界文学史等课程。到了第二年,吴宓还与梅光迪、柳治徽(zhéeng)等人一起,主编刚刚创办的《学衡》杂志。杂志创刊后,吴经常鼓励在校大学生给杂志写稿。一天,...
关键词:世界文学史 吴宓 《学衡》杂志 文学院教授 梅光迪 男同学 第二年 错别字 
梅光迪与《学衡》
《书屋》2022年第11期81-83,共3页梅杰 
梅光迪是谁?一般人可能不太清楚。但说起梅光迪曾经交往过的胡适、吴宓、陈寅恪、汤用彤、竺可桢等人,公众并不陌生。有一种说法认为,梅光迪、吴宓、汤用彤并称为“哈佛三杰”。其实,经本人考证,“哈佛三杰”实为吴宓、汤用彤、陈寅恪...
关键词:汤用彤 《学衡》 陈寅恪 吴宓 梅光迪 复旦公学 宣统二年 安徽宣城 
何克希东路抗战的晚年记忆
《世纪风采》2022年第10期28-33,共6页徐泉法 
何克希是新四军高级将领中在苏南东路抗战时间最长的一人,从初到江阴西石桥争取梅光迪抗日,到跟随谭震林撤离东路,前后长达3年5个月。何克希是四川峨眉城关镇人。他一直把江阴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40年前,笔者有幸在杭州西湖畔采访了这...
关键词:谭震林 第二故乡 梅光迪 西石桥 江阴 抗战 新四军 历史功绩 
“新青年”与学衡派
《史学月刊》2022年第10期20-26,共7页谢任 
梅光迪、吴宓、柳诒徵等《学衡》杂志的创办者,历来是学衡派研究的重点;对该学派作更为宽泛的界定,从整体上探讨其文化主张与历史演进的论著亦复不少(如沈松侨:《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台北: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4年版;沈...
关键词:学衡派 沈卫威 台湾大学 《学衡》杂志 吴宓 柳诒徵 商务印书馆 梅光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