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75被引量:39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蔡榕硕齐庆华卢勇夺申辉吕海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测绘科学》《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工程》《仪器仪表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数值模拟台风SAR图像分割海表温度大气波导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和LightGBM算法的印度洋次表层温度反演研究被引量:2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2期116-126,共11页汤贵艳 朱善良 周伟峰 杨树国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LOCW2003)。
海洋次表层的热力结构对于海洋环流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新的融合高斯混合模型(gaussion mixture model, GMM)和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LightGBM)算法的海洋次表层温度(ocean subsurface...
关键词:高斯混合模型 轻量级梯度提升机 机器学习 海洋次表层温度 
伶仃洋夏季叶绿素a时间变化特征及分析被引量:2
《热带海洋学报》2022年第2期16-25,共10页曾滇婷 李君益 谢玲玲 叶小敏 周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6034、41976200、41706025);广东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2019KCXTF021);广东省冲一流专项资金项目(231419012、231919030);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KLOCW1904)。
文章使用2019年7月5日—20日在珠江河口伶仃洋定点连续观测的海表面叶绿素a质量浓度、海表面气温、气压、风速、风向、海表温度、盐度、流速、流向、遥感降雨量数据和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可见光波段影像,利用小波分析和集成经验模态分...
关键词:珠江河口 伶仃洋 叶绿素a质量浓度 潮周期 降雨量 
集成波能转换功能的方箱—挡浪板式浮式防波堤水动力特性研究被引量:1
《海洋工程》2021年第5期50-58,共9页纪巧玲 徐成浩 刘庆凯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E259);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8KA198);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KLOCW2006)。
浮式防波堤与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集成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波浪能开发利用方式,基于方箱式浮式防波堤—波浪能转换集成系统和幕帘式防波堤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型方箱—垂直挡浪板式浮式防波堤—波浪能转换集成系统,建立数学模型...
关键词:浮式防波堤 集成系统 挡浪板 波能转换效率 消波性能 N-S方程 
孤立波与升沉水平板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海洋工程》2021年第4期70-78,共9页纪巧玲 刘庆凯 徐成浩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E259,ZR2016EEB06,ZR2018PEE029);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8KA198);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KLOCW2006)。
合理的刚度和潜深设计可以使升沉水平板获得优异的消浪性能。基于考虑流体黏性的二维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以高阶紧致插值CIP(constrained interpolation profile)方法求解方程对流项,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方法重构自由液面,...
关键词:升沉水平板 孤立波 消浪性能 透射系数 相对刚度 相对潜深 
2019年11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异常偏多的成因分析被引量:3
《海洋预报》2021年第1期19-26,共8页周群 黄焕卿 张润宇 邓小花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LOCW1902)。
基于1979—2019年NCEP-DOE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数据集和HadISST全球海温资料等,研究了2019年11月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异常偏多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2019年11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强度偏强、脊线偏...
关键词:热带气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东亚大槽 
晚春北极涛动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
《海洋学报》2021年第1期82-92,共11页周群 魏立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505050);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LOCW1902)。
利用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数据集,本文探讨了1950–2018年期间晚春(5月)北极涛动(AO)与随后夏季(6–9月)西北太平洋上空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关系...
关键词:北极涛动 热带气旋 西北太平洋 风暴轴 
台风对舟山海域上升流和叶绿素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S01期24-31,共8页杨伟 黄菊 于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科学基地野外实践能力提高项目(J13100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6152);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702002);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OCW1801)。
基于2015年7月和2016年7月对舟山海域的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温度、盐度分布状况特征,探讨了该区域上升流及叶绿素的分布情况,研究了上升流生成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该海域2015年7月和2016年7月上升流所在区域海表温度较周围海域低,且201...
关键词:舟山海域 台风 上升流 叶绿素 
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期间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变化特征被引量:3
《海洋科学》2020年第1期8-18,共11页吴国丽 李思航 刘子洲 顾艳镇 翟方国 王际朝 冯俊乔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9CX05003A-12,16CX02011A);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406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6008,41606107,41776012,41476002);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LOCW150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5DQ006)~~
本文利用HYCOM(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再分析数据对北赤道流(NEC)、棉兰老流(MC)以及黑潮(KC)所构成的NMK环流系统在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厄尔尼诺期间的变化特征进行了...
关键词:NMK环流系统 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 年际变异 
西行穿越南海台风的特征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海洋科学进展》2019年第4期543-550,共8页于龙 孙佳 回贞立 郭延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尺度涡对台风强度的影响过程及机理研究(41706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LADCP深水大洋测量及资料后处理技术研究(41806123)和冬季渤海盐度分布结构近反相变化的机制研究(41506034);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海表温度对台风强度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KLOCW1803);中国近海卫星遥感表层流反演及优化(KLOCW180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波浪对卫星遥感资料反演的表层海流的影响(2019A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研任务——南海北部内波流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研究及应用(2016ZX 05057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项目——海洋环境动力学和数值模拟(U1606405)
基于日本气象厅1982-2018年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选取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后西行穿越南海的台风个例,通过对比分析探讨研究了该类台风的轨迹、强度、运动速度和生命周期等特征。研究发现,西行穿越南海的台风最早出现于6月,10月份最为活跃。...
关键词:台风 西行路径 南海 时空特征 
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帕顿断裂区多金属结核保留区的气象状况和预报规律被引量:1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年第12期61-65,共5页李健 郭敬天 黎舸 刘清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重大海洋动力灾害致灾机理;风险评估;应对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2016YFC1402000);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KLOCW1608)
为保障我国大洋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文章根据我国于2017年对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帕顿断裂区多金属结核保留区开展首次调查的志愿船观测数据,结合实际天气和预报过程,在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调查期间该保留区的气...
关键词:多金属结核保留区 大洋勘探 海洋气象 天气预报 船舶观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