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敏

作品数:41被引量:28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卫星海洋卫星海岸带海洋水色微波遥感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大数据》《海洋开发与管理》《海岸工程》《热带海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海洋水色卫星的海上漂浮浒苔遥感特性分析
《航天返回与遥感》2025年第2期13-26,共14页叶小敏 林志佳 腾和丽 郭茂华 王晓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476176);十三五预研项目——海洋卫星应用示范;2022年度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人才项目—海上漂浮藻类鉴别与覆盖率的卫星遥感监测研究。
近年来,浒苔绿潮已成为黄海海域的一种海洋生态灾害。卫星遥感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该海洋生态灾害的防控提供了有效的基础监测信息。中国海洋水色卫星(HY-1C、HY-1D和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可为海上大型漂浮浒苔监测提供多种分辨率的...
关键词:中国海洋水色卫星 浒苔 海岸带成像仪 水色水温扫描仪 中分辨率可编程成像光谱仪 遥感监测 
1973—2023年湛江湾海岸线变迁分析
《热带地理》2024年第11期2025-2038,共14页关焯强 李君益 谢玲玲 郑全安 叶小敏 
广东省粤西热带海洋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2024B1212040008);广东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2023KCXTD015)。
作为南方典型热带海湾,湛江湾海岸线的变迁分析,可为其海岸带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基于1973—2023年共42景光学卫星影像,利用随机森林提取岸线的方法,文章分析了湛江湾海岸线时空变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50年内湛江湾海岸线...
关键词:湛江湾岸线 分形维数 光学卫星影像 填海面积 
北部湾叶绿素a浓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31-39,共9页刘思萌 李君益 叶小敏 谢玲玲 曾飞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6019);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4A1515012572);广东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2023KCXTD015);广东省粤西热带海洋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2024B1212040008)。
【目的】研究北部湾表层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为北部湾初级生产力评估及深远海养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3-2020年逐月卫星遥感叶绿素a质量浓度、海表面温度(SST)、降雨数据以及再分析风场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分解(...
关键词:北部湾 叶绿素a质量浓度 经验正交分解分析 降雨 
高分三号卫星赋能海洋强国建设
《卫星应用》2024年第8期12-19,共8页袁新哲 叶小敏 刘亚东 赵良波 韩冰 仲利华 安文韬 崔利民 
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大作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后,党中央统揽全局,再次发出的伟大号召。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
关键词:海洋生态环境 高分三号卫星 海洋强国 党的十九大 战略部署 发展海洋经济 开发海洋 党的十八大 
一种基于星载被动遥感的海洋激光雷达标定方法
《航天返回与遥感》2024年第3期131-136,共6页张景豪 尚卫东 沈振民 杨颂 李同 叶小敏 梁琨 程亮 周国清 郑永超 
海洋激光雷达具有强穿水、高垂向分辨、全天时观测等技术特点,在海洋剖面测量上极具应用潜力,而海洋激光雷达的准确测量离不开系统常数的准确标定。针对这一现实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星载被动遥感的海洋激光雷达系统常数新型标定方...
关键词:海洋光学 激光雷达 卫星遥感 系统标定 
中国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及其应用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2024年第1期30-46,共17页林明森 叶小敏 马超飞 邹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104900,2022YFC3104903)。
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是重要的对地观测平台,以相对高时空分辨率探测全球海洋和海岸带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兼顾探测内陆水体、陆地植被和冰雪等信息.分别从卫星平台和载荷性能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海洋水色卫星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综述...
关键词:海洋水色 海洋卫星 海洋生态 海岸带 卫星应用 
基于光谱特征的HY-1C/D卫星赤潮探测方法——以红夜光藻为例被引量:1
《海洋学报》2023年第12期166-178,共13页王义衎 刘荣杰 刘建强 丁静 叶小敏 赵鑫 宋冬梅 马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105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61890964);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项目(PI-2022-1)。
红夜光藻是我国主要的赤潮优势种,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发生。近年来,红夜光藻赤潮发生频率明显上升,监测需求迫切。但红夜光藻赤潮发生具有分布范围广、变化速度快、多呈条带状分布的特点,其探测对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覆盖范...
关键词:赤潮 红夜光藻 遥感探测 HY-1C/D CZI 光谱特征 
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总悬浮物浓度卫星遥感
《空间科学学报》2023年第6期1058-1068,共11页叶小敏 王晓梅 邹斌 王福涛 
民用航天技术预先研究项目(D0401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104900,2022YFC3104903)共同资助。
近海及海湾总悬浮物是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而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是典型的海湾与近岸海域,与人类关系密切。卫星遥感广泛应用于海水总悬浮物浓度的探测与分析。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建立了中国HY-1C/D卫星水色水温扫描仪(Chinese Ocean Colo...
关键词:杭州湾 总悬浮物浓度 HY-1C/D卫星 遥感 
HY-1C/D海洋水色卫星产品体系及其典型应用被引量:9
《遥感学报》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刘建强 叶小敏 宋庆君 丁静 邹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876211)。
海洋一号C星(HY-1C)和海洋一号D星(HY-1D)是中国首次对地观测组网的海洋水色业务化应用卫星,其上搭载了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COCTS (Chinese Ocean Color and Temperature Scanner)、海岸带成像仪CZI(Coastal Zone Imager)、紫外成像仪UVI...
关键词:遥感 HY-1C/D卫星 海洋水色 产品体系 卫星应用 
面向HY-1C卫星CZI陆地遥感图像的云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遥感学报》2023年第1期55-67,共13页杨彬 郭金源 何鹏 叶小敏 刘建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801227);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9JJ50047)。
搭载在中国首颗海洋水色业务卫星HY-1C上的海岸带成像仪CZI(Coast Zone Imager)于2019年6月开始业务化运行,其获取的大量海岸带、陆地和海洋数据对于海洋灾害与环境监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CZI对地观测受云干扰,影响数据的后续应用。现...
关键词:HY-1C 海岸带成像仪 云检测 白度指数 非监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