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51092)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瑷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评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中华文化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虚构报告文学生态报告文学三农80后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蚁族”:一代人与一个时代的镜像——非虚构叙事中的底层“80后”透视被引量:1
《文艺论坛》2018年第3期67-75,共9页张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民生问题’报告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1092)的阶段性成果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等非虚构文学首次全方位披露底层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状态、社会心理和精神诉求。“蚁族”构成一代人与一个时代的镜像——折射出“80后”在中国社会急速转型背景下的特定经历、形象表征和思想状态...
关键词:蚁族 “80后” 非虚构 社会转型 时代镜像 
生态报告文学的写作伦理与价值维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02-110,共9页张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时期‘民生问题’报告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A751092)
生态报告文学并非是西方生态文艺思潮影响下的文学现象,而是报告文学作家自觉介入现实、敏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写作行为,因此体现出报告文学特有的文体品格和价值取向。暴露问题、揭示真相、追问法理的主体干预意志与田野调查、亲历体...
关键词:生态报告文学 非虚构写作伦理 文明救赎 
苦行忧思呼告——生态报告文学的使命与精神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51-59,共9页张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时期‘民生问题’报告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1092)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近20年,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为主导方向,忽略科学发展宗旨,使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危机更为突出严峻。忧患意识强烈的报告文学作家们敏锐发现问题、自觉介入调查、积极行使报告文学干预现实的使命,创作出大量的、厚重...
关键词:生态危机 报告文学 使命 反思 
关注民生:社会转型时期报告文学的使命
《文艺评论》2016年第4期84-94,共11页张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时期‘民生问题’报告文学研究"(11YJA751092)阶段性成果
民生问题是直接关系着现实社会民众的生存与发展权益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深远影响着人类社会和平稳定与文明进步的历史性问题。一切先进的国家政权或政党,都必以深厚的民本思想作为政治理想和政治制度建构的基石,都必以博大的民生情怀...
关键词:关注民生 社会转型时期 报告文学 政治理想 社会民众 民生问题 文明进步 人类社会 
“三农”纪实文学的女性视角与情怀
《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5期42-48,共7页张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时期‘民生问题’报告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1092)阶段性成果
在近10年"三农"纪实文学写作现象中,女作家的感应与行动似乎更为敏捷,她们以深切的忧患意识和身心参与的方式贴近现实的细微褶皱,触摸社会转型裂变中的新旧创伤,真切传达出现实底层的疼痛——被侮辱被蹂躏被歧视却无处诉说的性别悲痛,...
关键词:“三农” 纪实文学 女性视角 
从贫困呐喊到尊严诉求——“三农”报告文学现实精神的新向度
《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33-37,共5页张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转型时期‘民生问题’报告文学研究"(11YJA751092)
新世纪"三农"报告文学创作热潮的崛起,并没有"自上而下"的理念驱动,而是作家们全身心介入现实后来自良知的鞭策。他们以植入底层的"低视点"观察、发现"三农"困境真相,以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传达民生诉求,以穿越现实的理性思考建构文学关...
关键词:"三农"报告文学 民生诉求 现实精神 历史反思 
从“老三农”到“新三农”——报告文学对民生忧患的敏锐观察与冷峻思考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87-92,共6页张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YJA751092)
报告文学敏锐观察现实矛盾,最早为"三农"呐喊,传达民生诉求,引发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反响。这些作品不仅深度揭示历史延续下来的以贫困落后为基本特征的"老三农问题",而且热切关怀当下最突出的"新三农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焦虑与社...
关键词:三农问题 报告文学 新生代农民工 留守人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