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720006)

作品数:11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谢耘梁庆寅熊明辉魏斌吴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江苏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学术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代哲学》更多>>
相关主题:非形式逻辑批判性逻辑分析操控辩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儒家哲学论证的理性与逻辑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8-27,共10页熊明辉 吕有云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梁庆寅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义非形式逻辑研究"(12JJD720006);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项目(2013)之阶段性成果
儒家哲学论证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语言论证基础上的哲学论证,其理性不是纯粹理性而是实践理性,且其逻辑也并不是十分重视追求西方式的线性推理或形式推演的理论逻辑,而是追求一种从问题求解和实践论证需要出发的工作逻辑。儒家哲学论证实...
关键词:儒家哲学论证 工作逻辑 非形式逻辑 情理论道 
策略操控:语用论辩学之修辞拓展被引量:37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64-69,169,共6页吴鹏 熊明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美贸易摩擦论辩话语研究>(项目编号:14CYY05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广义非形式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2JJD720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十三批面上项目<中美经济摩擦新闻话语研究>(项目编号:2013M5302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如何通过批判性讨论合理解决正反双方意见分歧是语用论辩学的核心问题。但在现实论辩话语中,论辩者不仅要遵守合理性标准,还会努力通过修辞策略使论辩结果对自己最有效。鉴于此,语用论辩学近年来逐步尝试修辞维度的理论拓展,提出了"策...
关键词:论辩话语 语用论辩学 策略操控 论辩学 修辞学 
判断聚合的可接受性问题研究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24-131,共8页梁庆寅 李一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义非形式逻辑研究”(12JJD720006)
重点讨论群体决策的理性可接受性问题。在以讨论"可行能力"为核心的理性选择理论范畴下,提出了一种群体理性可接受性的概念,它既避免了将群体作为个体抽象物进行重建的弊端,又对经典的群体判断聚合困境提供了比较合理的解决途径;但同时...
关键词:判断聚合 可接受 妥协 可行能力 
从“批判性讨论”的理想模型到具体情境中的论证性会话--“语用论辩术”论证理论的逐步发展被引量:12
《逻辑学研究》2015年第2期70-97,共28页弗兰斯.范.爱默伦 谢耘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2000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ZX063)成果
在本文中,弗兰斯·范·爱默伦对语用论辩术理论的发展历程加以了概述,清晰说明了该理论如何从建构理想的"批判性讨论"模型,逐步和系统地发展到对真实论证实践中基本论证模式的探究。首先,他介绍了语用论辩术之"标准"理论的基本内容,该...
关键词:语用论辩术理论 批判性讨论 策略性操控 取效性 合理性 交际活动类型 
当代论证理论的社会文化维度拓展被引量:5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45-152,共8页谢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20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X063)
藉由论证研究范式上的语用学转向,当代论证理论得以复兴和发展起来。在语用研究进路的主导下,当代论证理论关注特殊语境中的论证行为与交际互动,发展以实现特定语用功能为旨归的论证分析与评价理论,但却忽略了论证实践所具有的社会文化...
关键词:论证理论 广义论证 社会文化实践 社会文化维度 
庭审对话的逻辑分析被引量:2
《学术研究》2014年第12期17-22,159,共6页梁庆寅 魏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义非形式逻辑研究"(12JJD720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专家辅助人询问的论证模型及其评价研究"(14YJCZH057)的阶段性成果
从非形式逻辑进路看,说服型对话理论和批判性讨论理论可以分析庭审对话的特点和过程,尤其是审判方的论证评估。从对话逻辑进路看,说服型对话系统主要关注起诉方、应诉方和审判方的会话行为和承诺,但是忽略了对论证的评估。庭审对话的逻...
关键词:庭审对话 非形式逻辑 对话逻辑 论证评估 
作为理性证成的论证——论证的批判性之维探析
《现代哲学》2013年第5期76-81,共6页谢耘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2000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ZX063);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从语用视角来重新审视论证实践,非形式逻辑学家拉尔夫·约翰逊提出了一个"推论性核心+论辩性外层"的二维特质论证概念,并试图藉由对论证实践作"展示理性"的解读,来证成这一概念变革。然而,只有进一步回归论证的理性证成功能,并援引...
关键词:论证 理性证成 批判性维度 论证理论 
论证结构的逻辑分析被引量:1
《哲学研究》2013年第10期117-125,共9页梁庆寅 魏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义非形式逻辑研究”(编号12JJD720006)的成果之一
当代论证理论对论证结构的研究有两种进路:一种是非形式论证理论的进路,关注的是如何在日常会话中组织论证,组织方式是什么——这是从论证内部的要素研究结构;另一种是可计算论证理论的进路,关注的是冲突论证之间的抽象关系,它们...
关键词:论证结构 逻辑分析 论证理论 组织方式 分类方法 抽象结构 日常会话 内部结构 
法律论证适用的人工智能模型被引量:22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18-128,共11页梁庆寅 魏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义非形式逻辑研究”(12JJD720006);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法律论证适用的人工智能模型是"人工智能与法"研究的核心课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法律论证建模方法已经进入法律科学领域,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建立多种规范模型,有助于人们识别、构造论证和比较、评估论证。文章主...
关键词:人工智能与法 法律论证 论证框架 论证语义 
图尔敏的逻辑观述略被引量:7
《哲学研究》2013年第8期66-71,129,共6页谢耘 熊明辉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2JJD720006);2011年广东省高层次人才项目(编号粤财教[2011]431-24);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资助
在1958年出版的《论证的运用》(TheUsesofArgument)一书中,英国哲学家史蒂芬·图尔敏(StephenToulmin,1922--2009)试图通过对当时逻辑学研究方式和学科性质的理论反思,来揭示哲学与认识论研究中所潜藏的理论问题。由于书中对数...
关键词:逻辑观 述略 英国哲学 论证理论 逻辑学家 逻辑思想 历史证据 逻辑学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