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基金

作品数:12被引量: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方方谢德芳吕岱竹陈雪华张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热带作物学报》《Plant Diseases and Pests》《安徽农业科学》《南方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香蕉吡唑醚菌酯土壤液相色谱烯啶虫胺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吡唑醚菌酯在香蕉中的低温贮藏稳定性试验被引量:3
《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第8期1537-1540,共4页赵方方 谢德芳 吕岱竹 张月 林靖凌 吴琼 
农业部农药残留试验项目(2013F28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基金项目(2013-01);蔬菜产品未知危害因子识别与已知危害因子安全性评估项目(GJFP2015001)
对吡唑醚菌酯在香蕉中的低温贮藏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建立了吡唑醚菌酯在香蕉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01~0.10 mg/kg添加范围内,吡唑醚菌酯在香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97%,变异系数为1.3%~2.7%;方法最小检出量为1×10^(-10) g...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 香蕉 低温贮藏稳定性 液相色谱 
一种烯啶虫胺新型半抗原的合成与免疫应用
《热带作物学报》2016年第7期1394-1398,共5页赵方方 罗金辉 谢德芳 吕岱竹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基金项目(No.2013-01);蔬菜产品未知危害因子识别与已知危害因子安全性评估(No.GJFP2015001)
为建立烯啶虫胺(nitenpyram,NIT)残留免疫分析方法,通过合成烯啶虫胺新型半抗原并进行紫外和质谱等技术的分析确证,分别将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成完全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免疫小鼠后测定抗血清的效价,随着免...
关键词:烯啶虫胺 新型半抗原 合成 免疫效果 
香蕉及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被引量: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期97-101,110,共6页赵方方 谢德芳 吕岱竹 
农业部农药残留试验项目(2013F28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基金项目(2013-01)
【目的】建立吡唑醚菌酯在香蕉和土壤中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用乙腈提取试样,分别采用Strata/NH2和Carbon/NH2固相萃取柱对香蕉中吡唑醚菌酯进行净化,对2种SPE柱进行对比,并优化其色谱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紫...
关键词:香蕉 土壤 吡唑醚菌酯 高效液相色谱 农药残留 
香蕉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分析被引量:5
《热带作物学报》2015年第9期1694-1700,共7页赵方方 张月 吕岱竹 谢德芳 
农业部农药残留试验项目(No.2013F28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基金项目(No.2013-01)
建立吡唑醚菌酯在香蕉全蕉、蕉肉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在云南、海南两地香蕉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0.01~0.1 mg/kg添加范围内,吡唑醚菌酯在香蕉果、肉、土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104%,变异系数为1....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 香蕉 土壤 液相色谱 消解 残留 
环境中的抗生素与毒物兴奋效应综述被引量:6
《热带作物学报》2015年第9期1719-1726,共8页葛会林 罗金辉 智霞 乐渊 
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No.ZDXM2013004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13027)
对毒物兴奋效应的出现、作用机制、普遍性及其对风险评估的影响,以及从细菌、藻类、植物、动物等不同水平对抗生素的毒物兴奋效应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抗生素 毒物兴奋效应 风险评估 双相剂量-响应 混合物效应 
UPLC-MS/MS法对香蕉果肉中吡唑醚菌酯残留的测定被引量:6
《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第10期2477-2479,共3页赵方方 谢德芳 张月 
农业部农药残留试验项目(2013F28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基金项目(2013-01)
建立了吡唑醚菌酯在香蕉全蕉及蕉肉中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试样经乙腈提取,Strata/NH2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UPLC-MS/MS测定。方法最小检出量为4×10-13g,方法定量限为0.2μg/kg;在0.01-0.10 mg/kg范...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香蕉 吡唑醚菌酯 
气相色谱法测定农田土壤和水中烯啶虫胺残留被引量: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10期57-62,共6页赵方方 林靖凌 谢德芳 吕岱竹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基金项目(2013-01);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60)
【目的】建立土壤和水中烯啶虫胺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分别用2种方法对土壤和水中烯啶虫胺进行提取,从中选择操作性强的方法,并对实际土壤和水样品中烯啶虫胺残留的气相色谱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水体中乙腈和二氯...
关键词:烯啶虫胺 土壤  气相色谱法 
5个榕树品种叶表面微形态结构与滞尘能力比较被引量:11
《南方农业学报》2011年第10期1245-1247,共3页陈雪华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基金项目(2011-01)
【目的】测定不同榕树品种的滞尘能力,为正确选用榕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柳叶榕(Ficus heteropleura)、对叶榕(Ficus hispid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黄褐榕(Ficusvirens)等5个...
关键词:榕树 叶片 表面微形态结构 滞尘能力 
香荚兰内生微生物的分离
《广西农业科学》2010年第12期1266-1268,共3页陈雪华 吕岱竹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基金项目(2009-02)
为寻求利用香荚兰植株组织中的内生菌资源制备天然香兰素生物合成的新方法,以不同时期采集的香荚兰气生根、茎干、叶片等为材料,进行内生微生物初步分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取样的植株组织分离获得菌株数量有所不同,在3个时期采样的香...
关键词:香荚兰 内生微生物 分离 
椰心叶甲自然感染绿僵菌的扫描电镜观察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1期11186-11187,共2页陈雪华 江俊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基金项目
[目的]为研究绿僵菌侵染椰心叶甲的部位、侵染的过程以及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采自大田、自然感染绿僵菌的椰心叶甲虫体表面进行扫描观察。[结果]椰心叶甲体表面自然感染绿僵菌的部位不仅在腹部与前胸的节...
关键词:椰心叶甲 自然感染 绿僵菌 扫描观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