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3YSD028)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唐圣菊季中扬胡燕蒋小纯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求索》《湖南社会科学》《江淮论坛》《艺术百家》更多>>
相关主题:舞蹈民国时期民国启蒙艺术创作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农耕文化视域下的江苏传统龙舞研究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16年第6期251-252,共2页唐圣菊 
2013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苏北传统民间舞蹈研究"(项目编号:13YSD028)阶段性成果之一
江苏传统龙舞以龙舞表演为载体,表达农耕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文章基于田野调查资料,从表演造型的农耕具象、龙舞器材和场景的农耕载体、龙舞表演中的唱词说辞的农耕内涵等方面对江苏传统龙舞进行研究,进一...
关键词:舞台艺术 民间舞蹈文化 传统文化 龙舞表演 文化传承 
民国时期舞蹈的现代性探究被引量:3
《江淮论坛》2014年第6期188-192,共5页唐圣菊 季中扬 
2013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北传统民间舞蹈研究"(13YSD02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吴地乐舞的历史流变与当代价值研究"(12YJA760011)
民国时期的舞蹈开启了中国传统舞蹈追求现代性的新征程,它坚持平民化立场,以服务现实为圭臬,将思想启蒙与革命取向有机结合,多元吸纳、融合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的舞蹈技艺,呈现出与中国传统舞蹈风格迥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其启蒙...
关键词:民国 舞蹈 启蒙 革命 融合 
论民国时期的禁舞与反禁舞
《求索》2014年第11期180-184,共5页唐圣菊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北传统民间舞蹈研究"(13YSD02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吴地乐舞的历史流变与当代价值研究"(12YJA760011)
民国时期是中国舞蹈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西舞东渐"一方面令国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促使舞蹈逐渐由宫廷文化、民间文化成为一种都市大众文化,极大地影响了当时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但是,由于意识形态、政治、经济、风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民国 舞蹈 禁舞 反禁舞 
论汉代长袖舞的舞美元素与审美特征被引量:1
《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214-216,共3页唐圣菊 胡燕 蒋小纯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苏北传统民间舞蹈研究,编号:13YSD02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吴地乐舞的历史流变与当代价值研究,编号12YJA760011
汉代长袖舞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在继承先秦折腰、舞袖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汉代以俗为美,雅俗共赏的审美意趣。汉代长袖舞的舞服、舞容、舞姿的形态之美,在汉代史籍文献以及出土的汉画像石、砖、俑、壁画等...
关键词:汉代长袖舞 舞美元素 形态美 汉画像石 
20世纪40年代延安新秧歌的历史性审视被引量:2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12-115,共4页唐圣菊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北传统民间舞蹈研究>(项目编号:13YSD028)课题论文
延安新秧歌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传统秧歌有机融合的新型艺术,是无产阶级文艺大众化的一个极具倾向性的文艺表征,开创了具有中国风格和民族气派的革命文艺形态,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和教育民众、鼓舞民心与斗志等诸...
关键词:新秧歌 历史审视 价值 延安 
吴晓邦与中国现代新舞蹈艺术的开拓被引量:2
《艺术百家》2014年第1期245-246,共2页唐圣菊 
2013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北传统民间舞蹈研究"项目编号:13YSD028)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进程中,舞蹈家吴晓邦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圭臬,以服务底层为艺术取向,致力于现代新舞蹈艺术的建构、发展和开拓。对舞蹈创新的把握上,吴晓邦采取思维逆向、求异存同、点化的独创性等手法,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现代舞蹈理...
关键词:舞蹈艺术 艺术创作 现实主义 舞蹈理论体系 新舞蹈 求异存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