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秧歌

作品数:112被引量:16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静毛巧晖安荣银谢丽熊庆元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延安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晋察冀前期戏剧与延安剧运新方向的形成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4年第7期115-126,共12页秦林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解放区前后期文学的关联性研究”(批准号:18AZW019)成果。
1943年初,以新秧歌运动的兴起、《保卫边区》等代表性剧作的出现为标志,延安剧坛形成了以“为工农大众服务”为宗旨、以现实性和大众化为主要特征的剧运新方向。这一新方向的形成,是延安剧坛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
关键词:前期戏剧 敌后抗日根据地 保卫边区 文艺活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晋察冀 新秧歌运动 工农大众 
舞为人民与生活,创筑传统与时代——新秧歌运动对中国当代舞蹈的影响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13期66-68,共3页马艺菲 
新秧歌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秧歌运动,更是一场根本性思想的文艺革命,它由《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文简称《讲话》)孕育而生,先由鲁迅艺术学院响应号召,之后各个剧团院校以及艺术家们纷纷效仿,组织秧歌队,形成了一场自下而上的舞蹈...
关键词:秧歌运动 中国当代舞蹈 文艺革命 鲁迅艺术学院 传统与时代 小推车 现实主义色彩 《讲话》 
乡村建设·民间文艺·群众运动——延安新秧歌运动的民族性与大众性探析
《当代戏剧》2024年第3期4-8,共5页王俊虎 张宸菡 
延安新秧歌运动是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的,以文艺民族化大众化为创作原则的一场文艺运动。它以动员边区广大群众参与乡村建设为目的,将陕北民间旧秧歌作为改造对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支持下掀起了以延安...
关键词:新秧歌运动 乡村建设 民间文艺 群众运动 
论新秧歌运动的发生与秧歌剧作者身份的转换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42-48,共7页王俊虎 张宸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280)。
新秧歌运动是延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亡运动背景下组织、引导的,在陕甘宁边区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大众文艺运动。新秧歌运动通过秧歌剧的形式宣传了党的理论主张,激发了边区人民的抗日热情,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工...
关键词:新秧歌运动 秧歌下乡 乡下秧歌 作者身份 
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重塑大众“情感结构”的路径与启示——基于“空间诗学”视域的考察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47-152,共6页尚以诺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延安文艺与现代中国研究(编号;18ZDA280)”子课题“延安文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话语体系研究”;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空间融合进程中的文艺学场域建构与知识路径”(编号;16XZW005);“延安大学红色文艺研究中心”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
“空间诗学”重视现象学的经验还原,“在空间(世界)中理解存在”。由此反观,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作为感知空间中“活的文化”,从语境设置、表现内容和地理空间等三方面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结构中。新秧歌审美情境中吃饱穿暖、活得体面...
关键词:“空间诗学” 日常生活 新秧歌运动 “活的文化” “情感结构” 
从乡土中走来的荷花舞——《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荷花舞》的发展
《陇东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79-83,共5页张芳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9BE069);2021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YB124)。
陇东民间舞蹈《莲花灯》在陕甘宁边区时期由刘志仁创作并改编成《荷花舞》,成为新秧歌运动的代表。而我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先生目光如炬,在新中国成立后将《荷花舞》进行新的创造推向国际舞台,受到世界舞坛瞩目!80多年来,《荷花舞》从...
关键词:荷花舞 新秧歌运动 刘志仁 戴爱莲 《讲话》精神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与乡村群众的思想改造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19-133,共15页徐桂裕 
1943年前,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治理工作上遇到了多重困境,生产、军事、党政、文教多个方面的工作因为乡村群众思想上的保守与落后而进展缓慢或停滞,“群众脑子里的敌人”严重威胁到中共在边区的发展与生存。为了走出这一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陕甘宁边区 新秧歌 政治教育 乡村社会治理 思想改造 
现代传媒对延安新秧歌的抚育与型塑——以《解放日报》为主要考察对象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49-54,共6页魏安晨 刘慧珍 
新秧歌是抗战时期延安大众化文艺运动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的出现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现代多重话语和多种传播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现代报刊充当了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通过理论探讨和创作、演出实践,甚至...
关键词:延安 新秧歌 现代传媒 抚育 型塑 
安波:鲁艺新秧歌运动的排头兵
《党史纵横》2023年第4期20-23,共4页王丽文 
一个紧急的任务1942年年末的一个晚上,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以下简称“鲁艺”)的领导突然把音乐部党总支副书记、音乐作曲组的党支部书记安波找到山上,交给他一个紧急任务:立即在院内组织一支宣传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开展拥军爱...
关键词:党支部书记 党总支副书记 紧急任务 新秧歌运动 拥军爱民 排头兵 拥政爱民 鲁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边区乐教新貌
《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思想)》2022年第5期50-60,共11页周春健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立足于1940年代中国抗日救亡的实际,充分吸取“五四”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教训,针对延安文艺界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普遍的启蒙”的哲学命题,使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
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普遍的启蒙 新秧歌运动 新音乐运动 政治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