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11B109)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蒋天平纪琳胡朝霞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教学》《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疯癫美国小说权力西方文学审美现代性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现代疯癫的演化:问题与反思——以20世纪中期美国小说为例被引量:2
《外语教学》2013年第3期81-84,共4页蒋天平 胡朝霞 
2011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资本主义现代性下的非理性体验--战后二十年美国小说中的疯癫研究"(项目编号:11B109)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以来非理性思潮渗透进美国文化、文学中,取代理性对西方文化、文明发展的引导功能。尤其在20世纪中期,两种思潮激烈交锋,美国文学中出现大量的非理性文学形象。本文通过对疯癫形象的解读,发现现代疯癫是对古典时代疯癫的嬗变以及...
关键词:美国小说 疯癫 审美现代性 知识分子 
疯癫:文化的反叛和文化的拯救——20世纪中期美国小说中的青年形象被引量:1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88-92,共5页蒋天平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战后美国文学和文化中的男性气质研究>(09YBB345);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资本主义现代性下的非理性体验--战后二十年美国小说中的疯癫研究>(11B109);南华大学社科基金项目<神圣的疾病--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文学中的疯癫>(2010XSJ04)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青年经历了"沉默一代"和"反叛时代",他们追求自我、本能体验和社会反叛,疯癫构成三者间的共同特性,但各群落所负载的"疯癫"有不同内涵。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分析神经症人群、垮掉一代和嬉泼斯特等三类青年群体,厘...
关键词:疯癫 自我 垮掉一代 嬉泼斯特 
美国二战小说中的隐形战场——性被引量:2
《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5期126-133,共8页蒋天平 纪琳 
2009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战后美国文学和文化中的男性气质研究>【项目批号:09YBB345】;2011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资本主义现代性下的非理性体验-战后二十年美国小说中的疯癫研究>【项目批号:11B109】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二战小说具有两个主题——反法西斯以及控诉现代社会权力,两个战场——敌我斗争的前线战场和官兵之间阶级斗争的后方战场。根据性的政治属性,本文研究美国二战小说中的性行为,发现性作为隐形战场和写作策略为前两个战场的意识形态服...
关键词:美国二战小说  战场 权力 
战争与疯狂:美国二战小说中“疯狂”策略运用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11-116,共6页蒋天平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二战后美国文学和文化中的男性气质研究"(09YBB345);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资本主义现代性下的非理性体验--战后二十年美国小说中的疯癫研究"(11B109)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战后小说重要主题之一。小说作者从狂欢理论、人格理论、偏执妄想狂病理特征、异化等角度多样性地描述"疯狂"的形象和本质,表述了理想主义者反对战争、反对权力和人格异化、追求人性的愿望,以及试图改造现实和理想...
关键词:二战小说 “疯狂”策略 异化 权力 尼采 
西方文学中的疯癫现象研究综述被引量:4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53-58,共6页蒋天平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BB345);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课题(11B109);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D10);2010年南华大学社科基金项目(2010XSJ04)
基于西方哲学中理性与非理性之争日益激烈,以及现代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的原因,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疯癫形象及其研究日益增多。国外研究中性别疯癫研究、男性研究逐渐取代女性疯癫研究,断代史中的疯癫研究成果丰富,少数族裔研究成为特色;...
关键词:西方文学 疯癫 综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