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MZ027)

作品数:10被引量:5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锦李菲菲刘志扬王含章罗泽龙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海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民族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藏族嘉绒藏族社会个案分析山神信仰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区域社会变迁与大理海东的本主巡游仪式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1期102-108,共7页李菲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的空间特征研究"(项目编号:08BMZ027)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对大理海东本主巡游仪式的动态呈现,分析了仪式与村落社会、区域社会以及不断变动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生态和社会的双重变迁下,基于灌溉合作的区域共同体解体,但由于白族村落社会的稳定性和区域社会的象征性,变迁之后仪式...
关键词:仪式 本主信仰 社会变迁 大理 
水神信仰下的干旱认知研究——基于大理海东的个案分析被引量:1
《青海民族研究》2016年第3期28-32,共5页李菲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的空间特征研究>(批准号:08BMZ027)阶段性成果;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编号:2016-xwd-b0304)资助
对灾难的界定必须基于当地社会对于灾难的认知,不同的群体面对相同的自然灾害会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方式,这也导致了不同的灾难叙述及其应对机制的出现。文章通过对大理海东的田野材料分析,试图呈现当地对于干旱现象所特有的解释方式和...
关键词:水神信仰 干旱 灾难认知 大理 
命名:阿怒人的社会空间建构
《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5期128-133,共6页李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空间特征研究"(批准号:08BMZ027)
居住在藏彝走廊的阿怒人,在怒江流域高山峡谷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共居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对社区内的土地命名和确定边界,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社会空间,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意义的"地方"。这个地方构建的过程,既体现了阿怒人社会和宇宙观的本质,...
关键词:藏彝走廊 阿怒人 社会空间 地方 
阿怒人的家屋社会和空间观念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30-35,共6页李锦 王含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空间特征研究"(08BMZ027)阶段性成果
藏彝走廊各民族在高山峡谷的基本地貌条件下形成其独特的空间观念。怒江流域阿怒人的家屋适应其自然地理空间和社会文化结构而构建,其空间观以"上下"秩序为主轴。阿怒人这一空间观的形成与藏彝走廊其他各民族既有广泛的共性,又具有自身...
关键词:藏彝走廊 怒族 空间 家屋 空间观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朱坝村房名调查报告被引量:1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74-78,87,共6页罗泽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空间特征研究"(项目号:08BMZ027)的阶段性成果
黑水传统社会中房名制度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本文试图以一个传统文化保留较好的村寨——朱坝村为个案,呈现出一个传统房名制度影响下的社会村落如何运作,以及房名制度如何影响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逻辑。
关键词:黑水社会 房名制度 文化意义 
嘉绒藏族的社会性别观——对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38-44,共7页李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空间特征研究"(项目编号:08BMZ027)
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跷碛藏族乡的田野调查,说明嘉绒藏族的社会性别理念是强调男女差异的事实而不强调男尊女卑的价值判断,社会性别规范强调性别差异而不是强调社会性别对立,社会性别实践是男女对生产活动和家庭生活有平等权力。因...
关键词:藏族 嘉绒 社会性别 空间 实践 
植物、动物、人与山神:嘉绒藏族山神信仰的本土知识体系——对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田野调查被引量: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73-79,共7页李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空间特征研究"(批准号08BMZ027)的阶段性成果
山神信仰是嘉绒藏族信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田野调查,系统研究了嘉绒藏族关于山神与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本土知识体系,指出其特点是人、植物、动物共居于山神怀抱,山神在这一组关系中居于...
关键词:山神信仰 藏族 本土知识 共居 
人神分界和僧俗分类:家屋空间的上下秩序——对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田野调查被引量:7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11-16,共6页李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空间特征研究"(08BMZ027)阶段性成果
基于笔者对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田野调查,通过讨论嘉绒藏族家屋空间中的上下关系,以及不同空间中人们的行为与空间关系意义的表达,探讨其家屋的空间秩序,指出人与神的分界是家屋空间确定上下秩序的原则。这一空间秩序又以对...
关键词:嘉绒藏族 家屋空间 人神分界 僧俗分类 人类学 
山神信仰:社会结合的地域性纽带——以四川省宝兴县硗碛藏族乡为例被引量:12
《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55-61,109,共7页李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空间特征研究"(批准号:08BMZ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田野调查,揭示了硗碛山神的总体特征,总结了硗碛山神信仰的地域性特点,指出祭祀山神的仪式,即祭山会在当地社会结合中发挥着地域性纽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山神信仰 祭山会 社会结合 地域性 
居住空间的文化建构:白马藏族房屋变迁的个案分析被引量:32
《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25-34,108-109,共10页刘志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的空间特征研究>(项目批准号:08BMZ02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几个白马藏族村寨为例,通过对其居住环境、房屋形制、居住格局历史演变的分析,揭示了白马藏族近六十年来的社会文化变迁。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房屋形制和内部格局的变化,火塘功能的分化,以及厕所的出现等,反映出居住空间不仅是物...
关键词:白马藏族 房屋变迁 居住空间 文化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