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A820012)

作品数:7被引量:8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昌林王景龙陈川陵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西安财经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中国刑事法杂志》《现代法学》《人民检察》更多>>
相关主题:补正非法证据瑕疵证据进路逮捕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美国证据排除规则的转向——以“哈德逊诉密西根州”案为视角被引量:7
《比较法研究》2015年第1期156-170,共15页王景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层检察机关实施刑事诉讼法状况实证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项目批准号09XJA820012);西安财经学院2012年科研基金项目"契约文明下的协商型司法"(项目批准号12XCK08)的资助;2015年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刑事证据补救规则研究"的成果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待排除规则的态度在2006年的"哈德逊诉密西根州"案中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作出了"排除规则一直是我们最后的手段,而不是首选"的著名论断,声称其他救济措施可以完全替代排除规则,强烈暗示排除规则已经过时了、没有存在的...
关键词:威慑违法理论 成本分析方法 证据的补救 
论可补救的排除规则被引量:7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8期69-77,共9页王景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层检察机关实施刑事诉讼法状况实证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项目批准号09XJA820012);西安财经学院2012年科研基金项目"契约文明下的协商型司法"(项目批准号12XCK08)的资助
中国证据排除规则宜称为"可补救的排除规则",补救与排除的对象包括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证据的补救方式包括补正、证据重作(重新取证)、补强或印证、合理解释等。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都具有补救可能性,但两者在补救与排除的顺序、补救的...
关键词:非法证据 瑕疵证据 证据的补正 证据的补救 
刑事证据排除的范围、阶段和机制被引量:6
《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214-221,共8页李昌林 
李昌林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基层检察机关实施刑事诉讼法状况实证研究"(项目号09XJA820012)的前期成果;重庆市2011年度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未决羁押制度研究"的资助
除了非法证据以外,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往往也在排除之列。证据应当尽可能在审前排除。对于提请批准或者决定逮捕的案件,排除证据的最佳时机是审查逮捕阶段。检察机关应当做到"对内一条心,对外一盘棋",通过推行提前介入、案件质量分...
关键词:刑事证据 排除 范围 阶段 机制 
论可补救的排除规则被引量:7
《现代法学》2013年第6期122-131,共10页李昌林 王景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层检察机关实施刑事诉讼法状况实证研究"(09XJA820012);西安财经学院2012年科研基金项目"契约文明下的协商型司法"(12XCK08)
中国证据排除规则宜称为"可补救的排除规则",补救与排除的对象包括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证据的补救方式包括补正、证据重作(重新取证)、补强或印证、合理解释等。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都具有补救可能性,但两者在补救与排除的顺序、补救的...
关键词:非法证据 瑕疵证据 证据的补正 证据的补救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沙区模式研究被引量:10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第1期238-262,共25页李昌林 陈川陵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基层检察机关实施刑事诉讼法状况实证研究”(项目编号:09XJA820012);重庆市人民检察院2010年度重点课题“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机制研究”的前期研究成果;重庆市2011年度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未决羁押制度研究”的资助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与成年人刑事检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重保护,后者重打击。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结合我国国情,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不增加诉讼主体,不增加诉讼成本,不超越检察机关职权,注意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彻底扭转以往打...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审查逮捕 辩护 社会调查 社会帮教管理 
审查逮捕程序改革的进路——以提高逮捕案件质量为核心被引量:52
《现代法学》2011年第1期114-122,共9页李昌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基层检察机关实施刑事诉讼法状况实证研究"(09XJA820012);最高人民检察院2010年度课题一般项目"深化审查逮捕机制研究"(GJ2010C03)
我国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错捕和不当逮捕比例过高,这主要是由于侦查机关没有对逮捕的全部条件承担证明责任和犯罪嫌疑人诉讼地位客体化造成的。调整批捕权的职权配置,将其交给法院行使,并不能达成以审查逮捕的正当程序控...
关键词:逮捕 程序 正当化 改革 
检察机关履行证明责任的保障机制探析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10年第24期33-35,共3页李昌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基层检察机关实施刑事诉讼法状况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09XJA820012)的阶段性成果
检察机关履行证明责任,以侦查机关(部门)客观、全面、合法地取证为前提。检察机关应当通过全面把握逮捕、起诉条件,自觉履行排除非法证据的职责,促使侦查机关(部门)客观、全面、合法地收集证据材料。还应当通过推行侦查人员旁听庭审、...
关键词:检察机关 证明责任 保障机制 全面性 合法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