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51108)

作品数:11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叶君郭玉生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绥化学院学报》《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评论》更多>>
相关主题:乡村虚构十日谈生死乡下人进城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下人进城:征服与逃离──从《浮躁》到《泥鳅》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13-19,共7页叶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当代乡村叙事与新农村意识形态建构"(项目编号:10YJC751108)阶段性成果
"乡下人进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个较为稳定的叙事母题。众多经典人物形象构成了一个丰富的进城乡下人谱系。他们的诸种人生际遇,实则言说着中国近百年的时代面貌以及社会心理变迁。《浮躁》和《泥鳅》中主人公的际遇折射出全然不同的...
关键词:乡下人进城 《浮躁》 《泥鳅》 叙事模式 社会历史内涵 
乡村致死之疾——论《生死十日谈》被引量: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23-29,共7页叶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0YJC751108)
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旨在呈现乡村自杀真相,问世之后引起了较大反响。通过梳理不难发现,贫病、随城市化进程而来的城乡差距以及伦理危机,是最为醒豁的乡村致死之疾。当乡村不过是"生死场"时,其生存景观便有如荒野,而存在于乡村的上...
关键词:孙惠芬 《生死十日谈》 心灵救赎 
非虚构以及“看与被看”──论“梁庄系列”的叙述策略被引量:10
《文艺评论》2015年第5期53-59,共7页叶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编号:10YJC751108)
近年,作家梁鸿的《中国在梁庄》(2011)和《出梁庄记》(2013)在文学和社会学界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一个意味深长的文化事件并非偶然。特别是《中国在梁庄》,甫一面世便斩获诸多大奖,是对梁鸿所做努力最为直接的认同,亦传递出中国...
关键词:叙述策略 中国读者 虚构 文化事件 社会学 写作者 梁鸿 文学 
意识形态建构与乡村救赎——从《中国在梁庄》到《生死十日谈》被引量:2
《郑州师范教育》2015年第5期72-77,共6页叶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乡村叙事与新农村意识形态建构"(10YJC751108)
作为近年"非虚构"的代表性作品,《中国在梁庄》和《生死十日谈》都以社会学调查的方式深入乡村,呈现了今日局部乡村触目的荒野景观。除表现贫病、伦理危机以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而来的乡村"空心化",作品也让人看到了乡村可怕的"精神黑...
关键词:《中国在梁庄》 《生死十日谈》 新乡村意识形态 
返乡之后——从《民工》到《歇马山庄的两个男人》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80-85,共6页叶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0YJC751108)阶段性成果
作家孙惠芬以"歇马山庄"系列小说,建构起一个辽南乡村世界为文坛瞩目,其中篇小说《民工》《歇马山庄的两个男人》连缀在一起完整写出了一个为生计进城,因丧妻返乡的民工,如何在乡村现场成为羞耻自身的过程。孙惠芬并不拘泥于乡村日常生...
关键词:返乡 《民工》 《歇马山庄的两个男人》 
乡下人进城与底层写作──解读《高兴》被引量:1
《绥化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54-58,共5页叶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0YJC751108)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乡下人进城"早已成为一种完备的叙事模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基于不同的写作动机,这一叙事模式本身寄寓着不同的历史内涵,折射出丰富的社会变动的信息。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便写了几个农民工与一座城的故事,...
关键词:贾平凹 《高兴》 底层写作 
最后的乡村——论《秦腔》被引量:2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25-130,共6页叶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0YJC751108)
贾平凹之于中国当代乡村叙事,很大程度上具有"标本"的意义。综观其30多年的创作,清晰传递出中国乡村现实与乡村叙事变迁与更迭的脉动。2005年问世的《秦腔》,在赢得巨大赞誉的同时,也招致严厉的批评。在贾平凹的乡村叙事谱系上,《秦腔...
关键词:贾平凹 《秦腔》 乡村叙事 
乡村荒野:想象与非虚构——从丁庄到梁庄被引量: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37-43,共7页叶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0YJC751108)
乡村荒野是中国现当代作家对中国乡村较为特殊的一种观照方式,是剥离诗意之后的图景裸裎。近年,在阎连科的小说创作中,乡村荒野图景可谓一种明确而自觉的呈现。而与其恣肆不羁的文学想象不同,学者梁鸿运用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方式看取故乡...
关键词:乡村荒野 阎连科 《丁庄梦》 梁鸿 《中国在梁庄》 非虚构 
论作为间性主体的孙犁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45-50,共6页叶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1108)
"主体间性"是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对一些作家、作品的考察与分析,从"主体间性"这一角度切入,可以获得一种始源性解释,相对于此前人们常常操持的"世界观矛盾"和"多重人格"评析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到作家孙犁身上,明显存...
关键词:间性主体 孙犁 文学批评 
论古希腊悲剧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郭玉生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当代乡村叙事与新农村意识形态建构>(10YJC751108)阶段性成果
人在渴望和平秩序与理想社会的创建时,同时渴望人性的自由发挥。当人渴望人性自由发挥时,又不愿人类的积极价值观念被现实生活欲望冲动所摧毁,悲剧性冲突常常由此产生。在古希腊悲剧中,以神圣价值为人的价值的前提,以城邦共同体的自由...
关键词:古希腊 悲剧 公共领域 私人领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