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SH030)

作品数:5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正强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学习与实践》《开放时代》《思想战线》更多>>
相关主题:信访家访政治窗口期信访治理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总体性治理”与国家“访”务——以信访制度变迁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8
《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94-104,共11页刘正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信访难案的解释与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2BSH03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信访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与信访制度的变迁不无关系,而这又离不开中国社会"总体性治理"的背景。改革开放前,与总体性社会相对应,社会治理是总体性的,即基于意识形态认同、以单位制为载体并由国家专断权力做保障的社会治理诸制度是一个...
关键词:信访 总体性治理 制度链接 社会治理 
扩展型信访:对中国信访僵局的一个基础性解释被引量:10
《思想战线》2015年第4期83-92,共10页刘正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访难案的解释与治理研究"阶段性成果(12BSH030)
针对当前中国面临的信访僵局与治理困境,"法治""治理"等范式是多数学者秉持的解释策略。由于对现实问题抱持治理期待,包括信访分类治理在内的许多研究往往带有浓厚的现实情怀尤其是美好的治理愿景。从中国信访制度的承载力的入手,有必...
关键词:扩展型信访 原发型信访 价值中立 基础性解释 
政治、法治与治理——国家与社会治理的信访语境被引量:9
《学习与实践》2015年第4期97-105,共9页刘正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SH030)的阶段性成果
信访制度作为牵动方方面面的国家基础性的治理制度,一直处于存废、改革、调整争论的风口浪尖上。由于信访制度吸纳了过多的社会矛盾,它实际上承受了整个社会治理低效和失灵的代价,制度化地缓冲了社会矛盾对整个社会的冲击。近10年来,关...
关键词:政治 法治 治理 信访 
重建信访政治——超越国家“访”务困境的一种思路被引量:26
《开放时代》2015年第1期156-170,7-8,共15页刘正强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SH030)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中国信访总量与治理成本双双高企,不断触痛着国家与社会的敏感神经,并危及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国家治理所面临的"访"务困境同信访的政治变迁密切相关:1978年后,国家逐步弱化信访的政治动员功能,并确立了基于"维稳"原则的工...
关键词:信访政治 重建 民粹主义 社会动员 
信访的“容量”分析——理解中国信访治理及其限度的一种思路被引量:36
《开放时代》2014年第1期130-143,6-7,共14页刘正强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SH030);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2012BSH0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信访制度的"容量"视角分析了中国信访运行的逼仄势态。从理想状态来看,信访制度仍有一定的接纳空间和存量余地,可以应对较大规模的信访洪流;但从现实运作来看,信访制度已经"爆棚",其化解信访问题的能力已不可持续。信访难案(长期...
关键词:信访制度 容量 削减机制 窗口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