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A010)

作品数:17被引量:11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陶思炎孙发成程波涛吴衍发韩波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安徽大学济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艺术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影文学》《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民俗艺术民俗艺术研究审美研究方法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民俗文化遇见电影艺术——中国民俗性电影评析被引量:6
《电影文学》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邱红革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民俗艺术学研究"(批准号:09BA010);河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冀中南地区手工艺文化产业化的现状调查和分析研究"(批准号:201103187);河北省衡水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首批立项课题"民间艺术资源应用于高校艺术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批准号:1207234)
民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与传承的生活文化,是民众共同文化心理的体现。电影作为再现生活的综合性艺术,当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时,将在背景营造、气氛烘托、人物塑造、冲突制造、主题深化等方面推进电影的叙事进程,展现淳朴生命中人性的...
关键词:电影 民俗性 应用 审美 
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被引量:13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80-84,135-136,共5页陶思炎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民俗艺术学研究"(09BA01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南大学艺术学研究中心项目"民俗艺术经典研究"(2010JDXM003)阶段性成果
民俗艺术学作为民俗与艺术的交叉学科,主要关注传承性的下层艺术现象,它以民俗艺术的内外部规律、民俗艺术的专题、民俗艺术遗产保护、民俗艺术的应用等为研究对象,具有交叉综合、广博幽深、注重实证和俗雅交融的学科特点。
关键词:民俗艺术学 概念界定 研究对象 学科特点 
跨学科视角下的民俗艺术传播被引量:8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28-132,共5页孙发成 程波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BA010);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0YJCZH202)
"传播性"与"传承性"是民俗艺术的内在属性。民俗艺术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它在外部表现为具体的民俗艺术形态(能指),在内部蕴藏着民俗文化信息(所指),民俗艺术传播的过程,实质上是其符号意义在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间的流通和共享。口耳相传...
关键词:民俗艺术 传播学 传承 传播符号 
常任侠中国早期民俗艺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被引量: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32-137,共6页吴衍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俗艺术学研究"(批准号:09BA010)的阶段性成果;江苏省2011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立项项目<常任侠与东方艺术史学思想研究>(CXLX-0092)的阶段性成果
常任侠在东方艺术史研究的同时开拓了中国民俗艺术研究的新方向。他的《民俗艺术考古论集》是中国民俗艺术研究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而且,常任侠还进行了一系列民俗艺术专题和个案研究。这些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常任侠在中国早期民俗艺...
关键词:常任侠 民俗艺术 研究方法 价值和意义 
民俗艺术研究的历史回顾
《艺术学界》2012年第1期10-21,共12页陶思炎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民俗艺术学研究”(09BA01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1926—1927年间,随着日本"民俗艺术之会"的成立和《民俗艺术》杂志的创刊,"民俗艺术"已经开始从民俗学中被剥离出来,成为艺术学研究中的一个与传统生活紧密联系的新方向。我国从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民俗艺术学的研究,近20年来,相关论...
关键词:民俗艺术 理论研究 日本 中国 历史回顾 
常任侠与中国早期民俗艺术研究被引量:5
《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3期140-145,共6页吴衍发 徐子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俗艺术学研究"(批准号:09BA010)成果之一;江苏省2011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立项项目<常任侠与东方艺术史学思想研究>(CXLX-0092)成果之一
常任侠是我国著名的东方艺术史学家、艺术考古学家。他在艺术史研究的同时,开拓了中国民俗艺术学研究的新方向。他的《民俗艺术考古论集》是我国民俗艺术研究的开山之作。在这些研究中,他注重实地调查,详征社会学、考古学及民俗学上各...
关键词:常任侠 民俗艺术 研究方法 意义和价值 
“刘海戏金蟾”的文化寓意与民俗功用阐释被引量:4
《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4期88-94,共7页程波涛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民俗艺术学研究>(项目号:09BA010);安徽大学"国家211三期"建设项目"徽学与地域文化";安徽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项目号2009SQRS015)
"刘海戏金蟾"图像的构成方式丰富多样,是民间信仰习俗在艺术中的反映,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它的形成和产生是多种因素交互合力所致,有其特定的文化根源与动机。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刘海戏金蟾"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寓意和民俗功用,反...
关键词:刘海戏金蟾 民俗美术 招财进宝 民俗功用 
论民俗艺术学体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被引量:5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82-86,127,共5页陶思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民俗艺术学研究"(09BA01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民俗艺术经典研究"(10YSX001)成果之一
民俗艺术学体系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民俗艺术研究领域的多层拓展和相关学术理论的不断深化,以及实践领域所提供的发展经验。艺术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民俗艺术"概念的重倡、"民俗艺术"研究方法的探索、民俗艺术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从理...
关键词:民俗艺术学 理论 实践 体系形成 
民俗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及艺术意义的分析被引量: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92-95,128,共4页韩波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民俗艺术学研究"(09BA010)阶段性成果
各区域和民族间的民俗艺术作品在题材的选择上虽然具有趋同性,但更多的是作品之间形式语言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各地区、各民族民俗艺术作品鲜明的风格面貌。民俗艺术的鲜明风格,不仅取决于其表现内容的独特性,更在于其作品的形...
关键词:民俗艺术 作品 形式语言 意义 分析 
关于民俗艺术作品的界定及影响作品生成的主要思维
《艺术百家》2011年第3期217-222,216,共7页韩波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民俗艺术学研究”(项目编号:09BA010)阶段性成果之一
"民俗艺术"系指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或是指民间艺术中融入了传统风俗的部分。那么,民俗艺术作品就应该是契合我国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由劳动人民经过生活体验和艺术构思,借助于一定的艺术创作技巧和载体创作出的艺术产品。深入研究民俗艺...
关键词:民俗艺术 艺术作品 内在思维 材料 祈禳意识 母题 文化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