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S004)

作品数:11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邹芙都樊森滕兰花黄劲伟蒋亚星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民族研究》《中华文化论坛》《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嬗变考辨铜器百越民族国家认同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先秦社会弓矢藏礼及其文化意蕴考论被引量:4
《安徽史学》2016年第6期5-12,共8页邹芙都 刘进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商周金文字词集注与释译"(13&ZD130);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7年以来新见殷周有铭铜器的整理与研究"(11CZS004)的阶段性成果
在器以藏礼的先秦社会,弓矢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礼仪活动,衍生出兵器之外的另一种社会属性,内化了辨尊卑、别贵贱、表祈祷、达礼敬、明约信、示敬奉、喻征伐、彰德行、抗天命、蕴威仪等丰富的礼仪内涵。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可以窥见,弓矢...
关键词:先秦社会 弓矢藏礼 文化意蕴 礼意 尊卑 
西周早期“南公”家族世系探略被引量:4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73-181,共9页樊森 黄劲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商周金文字词集注与释译"(13&ZD130);项目负责人:邹芙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07年以来新见商周有铭铜器的整理与研究"(11CZS004);项目负责人:邹芙都
西周早期"南公"家族可分为"南宫"和"曾侯"两个系统。"南宫"系统历南宫适、南宫中、南宫盂后,传至南宫乎、南宫柳等,世为公卿,留于宗周,供王调遣,服务周室;"曾侯"系统经南宫适、曾侯犺(南宫贶)、曾侯谏后,传至曾侯伯、曾侯、曾侯、曾侯...
关键词:西周早期 南公 家族世系 南宫 曾侯 
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出土金文文献史料价值发微被引量:1
《文献》2016年第2期3-8,共6页樊森 邹芙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商周金文字词集注与释译>(13&ZD130);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007年以来新见殷周有铭铜器的整理与研究>(11CZS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出土金文文献史料价值巨大。其中曾侯犺方座青铜簋铭为系连曾国世系、破解曾国始封问题提供重要线索。曾侯谏鼎等大批曾侯器的出土,不仅将曾国政治中心的研究时段提前至西周早期,而且为曾、噩两国相对位置的确定找到新...
关键词:叶家山曾国墓 金文文献 曾国世系 曾噩关系 岐阳之盟 
先秦判决中的“誓”与“比”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58-168,192,共11页邹芙都 查飞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商周金文字词集注与释译"(13&ZD130);项目负责人:邹芙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07年以来新见殷周有铭铜器的整理与研究"(11CZS004);项目负责人:邹芙都;中央高校基金项目"西周‘非对扬王休’铭文整理与研究"(SWU1509375);项目负责人:查飞能
誓与比在先秦司法判决中占据重要地位,誓是判决争端时确立的契约关系,比用于比附判决。先秦时期按一定程序与仪式确立的具有契约法律性质的誓规范着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誓作为判决方式,主要依靠礼制下的权力保障其得以实施。比是一种特...
关键词:先秦 判决   契约关系 法理思想 
秦国战时体制略论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5期5-9,191,共5页蒋亚星 邹芙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30);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1CZS00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ECT-0707)成果
秦国战时体制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应运而生,"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农耕为本"的经济体制、"厚赏重刑"的军事体制及"抑儒弱民"的思想文化体制融为一体,构建起了秦国战时体制体系。战时体制适应了战时的特殊环境,开创了新型的统治模式,最...
关键词:秦国 战时体制 弊端 
秦人的游牧民族身份与秦国邦交思想的嬗变被引量:1
《求索》2014年第4期154-158,共5页邹芙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ZS00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1-0707);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秦国邦交史研究>(SWU1309449)
秦以游牧民族身份参与中原邦交,其骁勇善战,性格坚毅,"尚武","外倾",并且懂得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因时制宜,融合中原华夏族的文化,制定相应的邦交策略,在固国与东征的历程中形成了不同于中原诸侯国的邦交思想,且邦交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适...
关键词:秦人 秦国 游牧民族 邦交思想 嬗变 
两周邦交文化中的“礼乐思维”及其嬗变
《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1期55-60,191,共6页张梦丹 邹芙都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1-070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ZS004)
礼乐制度是西周社会的行事准则,深入周人内心,形成"礼乐思维",在邦交中应用广泛。西周到春秋的邦交活动在"礼乐思维"指导下进行,至战国实用主义盛行,礼乐制度沦为普通的邦交工具,然而邦交礼乐的作用及精神对后世仍然影响深远。
关键词:两周 邦交文化 “礼乐思维” 嬗变 
历史人类学视域下的青铜礼乐器社会教化功能述论被引量:4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35-143,177-178,共9页邹芙都 
国家社科基金"2007年以来新见殷周有铭铜器的整理与研究"(11CZS004);项目负责人:邹芙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707);项目负责人:邹芙都;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邦交史与邦交文化研究"(SWU1209102);项目负责人:邹芙都
社会教化是一种化诱万民以维系社会统治的政治工具与社会软调控手段,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从历史人类学视域下观照,先秦礼乐社会时期,时人创见了"外物以饰内情"的社会教化方式,青铜礼乐器成为这种教化方式的物质载体,并承载了道德教化...
关键词:青铜礼乐器 社会教化 道德教化 伦理教化 政治教化 警示教化 
铜器用途铭辞考辨二题被引量:7
《求索》2012年第7期109-111,共3页邹芙都 
国家社科基金<2007年以来新见殷周有铭铜器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1CZS00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见殷周金文编>;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古代邦交史与邦交文化研究>(项目编号:SWU1209102)
商周青铜器中的"弄"器非为以往学界所论为专供把玩欣赏的"弄器","弄"有表"珍"、"宝"之义,"弄"器与金文中常见的"宝"器类同,是为礼乐重器,"弄"器的用途可能与时人为修德而作的宝器有关。"行"器非为单一的表征行巡狩时所用器,包含多种用...
关键词:弄器 宝器 行器 用途 
由祀入礼:权势转移中的国家形成被引量: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74-178,共5页王光华 邹芙都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CZS004);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YBRW60)的阶段性成果
礼制是中华文明模式和统治秩序的核心制度。礼制与王权相适应,起源于祭祀神权并逐步发展。礼制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与神权与王权之间的消长转移过程相一致。红山、良渚时期神权为主,龙山、二里头时期王权占优。以夏禹时期大型青铜礼器...
关键词:礼制 祭祀 权势转移 国家形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