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790097)

作品数:10被引量:30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杰谢晓雪赵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金融研究》《管理世界》《东岳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金融发展中国模式货币化银行体系国有银行改革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的货币本位困境:历史根源与演进机理被引量:10
《东岳论丛》2009年第8期5-25,共21页张杰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项目批准号:07AJY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790097);"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建设项目-首都经济"专项资金的支持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低值货币本位形成以及长期延续的历史原因,梳理隐藏在这种货币本位格局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机理与变迁逻辑,并尝试性地揭示,作为一种本位演进环节缺失的货币制度,在遭遇已然经历本位嬗递完整过程的外部货币体系的挑...
关键词:货币制度演进 恋铜情结 中西货币冲突 货币本位困局 
货币外生性和内生性的辨析——基于货币理论史的考察被引量:4
《理论界》2009年第7期50-52,共3页赵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790097)资金支持
本文通过对货币理论史的纵向考察,重新梳理了货币理论界不同时期对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这一对概念的不同解读,提出了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内涵的层次性,并分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因果观、控制观和内涵观,最后通过对三种代表性观点内在联...
关键词:货币 外生性 内生性 内涵辨析 
全球经济调整与中国的选择:一个历史演进视角被引量:2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12期13-18,共6页张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7AJY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790097);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建设项目--首都经济项目
历史地看,中国曾经遗憾地错过了融入并主导16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的机遇,作为其直接结果,晚明以来中国的经济贸易在外部因素的撞击下由盛而衰。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合理的政策选择是走出传统的"天下主义"窠臼,确立平等...
关键词:全球经济调整 制度冲突 国家角色 中国选择 
市场化与金融控制的两难困局:解读新一轮国有银行改革的绩效被引量:76
《管理世界》2008年第11期13-31,共19页张杰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项目批准号:07AJY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790097);"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建设项目--首都经济"专项资金的支持
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节奏自2004年以来陡然加速,而围绕改革方式及其绩效的议论和争执也接踵而至。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国家、国有银行体系以及其他当事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理论上为人们提供一个判断和估价改革绩效...
关键词:国有银行改革 特殊金融合约 市场化 国家金融控制 两难困局 
政府的市场增进功能与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被引量:39
《金融研究》2008年第11期171-180,共10页张杰 谢晓雪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新时期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项目批准号:07AJY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05JJD790097);"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建设项目--首都经济"专项资金的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基于开发性金融的案例,通过修正传统经济学中的信贷均衡模型,本文尝试性地建立了考虑政府因素的市场模型,并对各国金融发展方式以及银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理解金融发展...
关键词:金融发展 中国模式 市场化改革 政府作用 市场增进论 
金融支持机制转换与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被引量:9
《财贸经济》2008年第2期37-40,共4页张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790097)
本文着眼于改革以来中国金融支持机制转换的角度,认为中国的金融发展正处在由基于国有金融体系的政府支持逻辑向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逻辑转换的重要时期,有效的金融发展模式远未定型,因此,不能盲目地追捧"中国模式"。更为重要的是,中国...
关键词:金融支持机制 “中国模式” 金融发展道路选择 渐进改革 
“郑和谜题”:国家的贸易激励、选择权与制度冲突被引量:4
《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79-87,共9页张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790097)
15世纪初期的晚明中国曾面临一次重建全球经济联系的重大历史机遇,作为此间一个标志性事件,郑和的远航壮举并没有将中国经济带入新的全球化发展阶段,相反,随着郑和远航行动的戛然停止,晚明中国的经济体制变得更加封闭,由此留下一个长期...
关键词:“郑和谜题” 贸易激励 贸易选择权 贸易制度冲突 
中国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悖论”——基于海南案例的分析被引量:16
《金融研究》2007年第08A期64-75,共12页张杰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79009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试图透过20世纪90年代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海南实验"解读中国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悖论"。基于Dewatripoint和Maskin的"逆向选择"模型以及Akelof和Romer的"掠夺型所有者"模型的提示,本文发现,导致中国金融改革"市场化悖论"的要害在于国...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改革 海南案例 市场化悖论 国家金融控制 
国家与商人的利益疏离及其后果——一个晚明例证
《东岳论丛》2007年第5期1-14,共14页张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790097)
16世纪70年代的晚明中国面临着一次构建全球经济联系的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机遇被遗憾地错失。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深层因素的考察,发现国家利益和民间商人利益的长期疏离是导致以上结果的基本原...
关键词:“隆庆开放” 国家因素 朝廷利益 商人利益 官商联盟 
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被引量:157
《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59-69,共11页张杰 晓鸥(校对) 
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3JZD0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790097)专项资金的支持
通过将政府对银行体系的补贴和担保因素引入Mckinnon的最优货币化模型,本文初步认定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控制是导致中国高货币化结果的基本原因。而基于BaileyCagan函数的提示,本文进一步发现,在政府对银行体系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内部...
关键词:货币化路径 货币化“高差” 最优货币化 银行体系 内生货币扩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