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330050)

作品数:47被引量:934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钟章成谈锋陶建平吴能表杨万勤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广东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生态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植物》《生态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四川大头茶少花桂羊草森林土壤幼苗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栲树与薯豆不同龄级种群生态位特征被引量:1
《植物研究》2007年第5期544-549,555,共7页杨远兵 傅之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39330050);国家林业局大熊猫国际合作资金项目(No.WH0417)
种群不同年龄组的生态位是种群资源利用随时间变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高度将植物种群分为乔木组、幼树组和幼苗组3个年龄梯度,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栲树与薯豆生态位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栲树与薯...
关键词:年龄组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资源利用能力 栲树 薯豆 
自然低温下栀子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2
《中医药导报》2006年第2期1-2,共2页严寒静 谈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植物种群生态适应机理"(编号:39330050)
以多年生栀子为材料,观察其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绿体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过程中栀子叶片细胞叶绿体发生适应性变化,其形态变化可以作为细胞水平上评价栀子抗寒性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栀子 抗寒性 叶绿体 超微结构 
栀子叶片生理特性与抗寒性的关系被引量:41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5年第4期21-24,共4页严寒静 谈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植物种群生态适应机理"(39330050)
以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评价指标,研究自然降温过程中栀子(Gardenia jasm inoidesE llis)叶片生理特性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气温的降低,栀子叶片的LT50不断降低,由秋季9月中旬的-4.99℃降到冬季最冷1月中旬的-8.42℃,同时叶片...
关键词:栀子 低温半致死温度 生理特性 抗寒性 
光强因子对少花桂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及精油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8
《生态学报》2005年第5期1159-1164,共6页吴能表 谈锋 肖文娟 王小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93 3 0 0 5 0)~~
光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它不仅能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光还以环境信号的形式作用于植物,通过光敏色素等作用途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使植物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除此之外,光还可以影响植物的初生代谢过程和...
关键词:少花桂 光强因子 光合指标 黄樟油素 
爆发型种群铜锤草的生态适应机制初探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369-374,共6页杨娟 葛剑平 钟章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 93 3 0 0 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 0 2 70 2 5 4);国家"九七三"计划资助项目(2 0 02CB111507;G2 0 0 0 0 4680 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 0 0 0 0 0 2 716)
入侵成功的外来种铜锤草 (Oxaliscorymbosa)表现出爆发型的分布格局 .为探索该物种对异域环境的适应性 ,以实验手段对不同人工胁迫环境下一个生长季的铜锤草生活史特征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促使植株株型紧缩 ,叶片周转率提高 ...
关键词:爆发型种群 生活史对策 生态适应 适合度 生存曲线 
爆发型种群铜锤草增长的密度调节被引量:3
《生态学杂志》2004年第6期1-5,共5页杨娟 钟章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3 93 3 0 0 5 0 )
“生态入侵”已成为国际上生态学领域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 ,尤其对引种引起的生态灾难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引进种铜锤草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从形态及数量动态、产量等方面考察铜锤草种群调控特点。研究表明 ,铜锤草种群的密...
关键词:外来种 爆发型种群 密度制约 拥挤效应 -3/2幂定律 
钾对番红花球茎膨大的促进效应被引量:19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年第1期96-100,共5页刘芸 朱利泉 龙云 操国兴 钟章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330050)资助。
采用4种钾浓度营养液培养番红花(CrocussativasL.)的结果表明,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叶片中的钾含量、叶绿素含量、ATP相对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也相应提高,使叶片作为"代谢源"的能力加强;同时,随着施钾水平提高,新球茎富集钾的能力、可...
关键词:番红花 球茎膨大 钾肥 促进效应 光合作用 球茎品质 
四川大头茶在不同生境中的遗传分化被引量:4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期200-202,共3页操国兴 谢德体 钟章成 刘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盗助项目(39330050);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2 A 005)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缙云山四川大头茶(Gordornia acuminata)在3个群落类型(针阔混交林、四川大头茶纯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12个引物共扩增出108个产物,其中82个是多态性的,多态位点比率为74%....
关键词:RAPD 四川大头茶 种群 遗传分化 
缙云山川鄂连蕊茶种子形态变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4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期105-107,共3页操国兴 钟章成 谢德体 刘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9330050);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2A005)
对缙云山3个群落类型(毛竹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川鄂连蕊茶种群的形态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3个种群种子的平均单粒重量分别为0.416g,0.443g和0.393g,种群间差异不显著。Gini系数分析表明种群内种子的变异主要来源于各单株内部...
关键词:川鄂连蕊茶 形态变异 种子 种群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缙云山川鄂连蕊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40
《生物学杂志》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操国兴 钟章成 刘芸 谢德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编号 39330 0 50 )
采有相邻格子样方法取样 ,应用方差 /均值比的t检验、负二项参数、Cassie指标、扩散型指数、丛生指标、平均拥挤度和聚块性指数等方法 ,研究了川鄂连蕊茶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在不同群落类型中 ,川鄂连蕊茶空间格局均为集群分...
关键词:重庆缙云山 川鄂连蕊茶 灌木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