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W043)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邢蕊杰更多>>
相关机构:绍兴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台世界(下旬)》《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两浙清代唱酬主题特征清初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唐大历浙东文人交游与两浙文学雅集复兴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58-63,共6页邢蕊杰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清代两浙文化家族联姻与文学发展关系研究(12CZW043)
两浙地区的文学雅集始兴于东晋。入唐后,初盛唐文人群体互动主要集中于帝都或宫廷之中,两浙文学雅集一度较为沉寂。直至唐大历年间浙东越州唱和与浙西湖州唱和的相继出现,文人诗酒互动的雅集传统再次重振。尤其是大历年间浙东文人群体,...
关键词:唐朝 大历 浙东 文人交游 文学雅集 
论清代两浙文化家族地理分布的形成被引量: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72-78,共7页邢蕊杰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清代两浙文化家族联姻与文学发展关系研究"(12CZW043)
"两浙"为浙东、浙西的合称,是因江而形成的兼容自然地理和历史意涵的空间概念。从秦汉至唐宋,政区意义上的浙西、浙东时有分合,直至明清,"两浙"行政空间才固定不变。清代两浙辖领十一府:浙西三府,浙东八府。清代文化家族在两浙的分布并...
关键词:两浙 文化家族 地理分布 
清代地域性文体研究的开拓与新创——评路海洋《社会·地域·家族: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研究》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70-73,83,共5页邢蕊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ZW043)
路海洋博士的学术新著《社会·地域·家族: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研究》,是一部特色鲜明、具有学术创新意识的清代常州文综合性研究之作。该著将社会、地域、家族视为清代常州古文与骈文演进相互关联、三位一体的大文化背景,认为清代常州...
关键词:清代 常州 古文 骈文 
清初阳羡派唱酬活动及其主题特征探微被引量:2
《兰台世界(下旬)》2013年第4期86-87,共2页邢蕊杰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号:12CZW043
自顺治末年至康熙十七年,阳羡派词人频繁展开唱酬活动,逐渐形成明确的群体意识和流派观念。阳羡词人的唱酬主题,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反映了清初地域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清初 阳羡派 唱酬活动 主题特征 
明末清初阳羡姻戚曲家群体及其戏曲活动探论
《戏剧文学》2013年第2期107-112,共6页邢蕊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两浙文化家族联姻与文学发展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CZW043
明末清初阳羡曲文化的兴盛与联姻家族的积极参与紧密关联。陈贞贻、路迪、吴炳、万树等阳羡曲家,大都出自文化家族,且互为姻戚,阳羡曲家群体形成与文化家族联姻相依相生。他们以共同的传奇创作精神,进行创演活动,一批题旨、风格相近的...
关键词:明末清初 阳羡 家族联姻 曲家群体 戏曲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