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740011)

作品数:9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荣祥郭浩瑜赵林晓李少华吴福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语言科学》《语文研究》《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古汉语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处置式近代汉语小句重动句致使义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关于汉语处置介词语法化的几个问题被引量:4
《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2期44-53,共10页郭浩瑜 杨荣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汉语虚词系统研究"(12JJD740011)
"以""持""取""捉""将""把"都是在连动式的前一个动词位置演变为处置介词的。因为各自的词义、进入连动式的限制与语法化路线不同,导致它们语法化的程度和结果也不一样。"以"产生最早,尚未发展出狭义处置用法就衰落了;"把"产生最晚,但一...
关键词:处置介词 连动结构 握持/携带义 语法化 
宋以来典型致使义处置类型的来源和发展被引量:2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70-75,共6页郭浩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汉语虚词系统研究"(批准号:12JJD740011)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典型致使义处置式萌芽于唐朝,初步发展于宋朝,元代之后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它从"VP+N"提宾类推而来,有两种来源形式:一种,其VP为表使动意味的心理活动动词,扩展至其他类型的动词;一种,其VP部分是表"消亡"、"残损"等意味的状态动词...
关键词:典型致使义处置式  VP+N 类推 
近代汉语“VOV得C”重动句的类别、来源及历时演变被引量:14
《中国语文》2016年第4期415-425,共11页赵林晓 杨荣祥 吴福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重动句的起源与历时演变研究"(编号:15CYY0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2JJD740011)的研究成果
近代汉语"VOV得C"重动句产生于宋代,它并非为了替代某种句式才产生,而是有着独立的来源和发展路径。该句式可分为四种类型,各类型的来源与产生时代、产生途径、后续发展都有所不同。其来源结构主要有话题结构、连动式、纵予复句和"要/欲...
关键词:重动句 “VOV得C” 来源 小句融合 
近代汉语重动句的来源及其分类被引量:15
《民族语文》2016年第4期15-25,共11页赵林晓 杨荣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5CYY0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2JJD740011)的研究成果
作者认为汉语各类重动句产生的时代并不一致,最早的唐五代即已萌芽,宋代正式形成,最晚的明清时期才产生。不同类型的重动句演化路径也有所不同,语法化程度也不一样。
关键词:近代汉语 重动句 分类 来源结构 小句融合 
试论早期致使义处置式的产生和来源被引量:7
《语言科学》2016年第1期11-20,共10页郭浩瑜 杨荣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40011)的资助
早期致使义处置式并不如学术界之前所言始于"将"字式,它在"以"字式就已经开始萌芽和发展,进入中古汉语以后还有"持"字式,最后在"将/把"字式上完成最终的语法化。早期致使义处置式的各种类型表现出高低不同的控制度,也体现出不同的意义类...
关键词:致使义处置式 工具式 “将” “以” 
再论时间副词的分类被引量:22
《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第4期473-485,共13页杨荣祥 李少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汉语虚词系统研究》(项目编号:12JJD740011)的前期研究成果
不同的时间副词,表达的时间意义不一样。本文拟运用语义特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52个副词所表示的时间意义的特征描写,给时间副词再作分类,然后通过比较不同小类与时态助词"了1""了2"的共现情况以及对不同类别动词的选择情况的考察,验证...
关键词:时间副词 分类语义特征 时间意义 语法表现 
“者”衰“底(的)”兴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被引量:2
《语文研究》2014年第3期10-15,共6页杨荣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2JJD740011)的研究成果
结构助词"底(的)"的前身到底是不是"者",学界有不同意见。通过对"者"的衰落过程、"者"与"底(的)"语法功能的对应关系、"者"衰"底(的)"兴的时间对应关系及"者"与"底"的语音关系的探讨,文章认为,"底(的)"是由"者"演变来的新的书写形式。
关键词:“者” “底(的)” 功能对应 语音关系 白读音 书写形式 
“不X”结构语法化的不对称性被引量:3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23-128,共6页曹志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40011)
近代汉语时期有7个"不X"结构的副词,按照语法和语义可分为三类:不免类、不成类和不必类。这三类副词语法化后显得并不整齐,不是全部变为否定副词,也不是全部变为语气副词。"不成类"在语义同于"不必类",最后的发展却同于"不免类"。造成...
关键词:不免类 不成类 不必类 不对称 
从“控制度”看处置式的不同语法意义被引量:7
《古汉语研究》2012年第4期50-55,96,共6页郭浩瑜 杨荣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汉语虚词系统研究"(12JJD740011)
近、现代汉语中的"处置式"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学者们将其区分为广义处置式、狭义处置式、致使义处置式,还有一种遭受义处置式。本文认为"处置式"的多种语法意义与"控制度"有密切的关系。所谓控制度,是指处置式中,N1对整个句子所表示...
关键词:控制度 处置式 语法意义 掌控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