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论坛(陕西)》

作品数:991被引量:4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西部论坛(陕西)》
主办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最新期次:2017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农村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龙怀珠刘崇学周憬张毅孔润年更多>>
发文机构: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周秦文化与青铜器研究”暨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研讨会掠影
《西部论坛(陕西)》2017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皿犀方座簋和皿天全方罍
《西部论坛(陕西)》2017年第1期1-2,7,共3页张懋镕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宝鸡地区西周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4H01).
本文旨在对陕西陇县出土的血犀方座簋、旬邑出土的皿戟与湖南桃源出土的皿天全方罂做比较研究,认为它们是一个家族的器物。从形制、纹饰、铭文等方面论证皿天全方罂的年代未必如以往所认为的在商代晚期,很有可能已进入西周初年,并在...
关键词:皿犀簋 皿方罂 西周早期 陕西陇县 湖南桃源 
从孔子论“美”看先秦智慧观
《西部论坛(陕西)》2017年第1期3-7,共5页王世巍 
根据《论语》的记载,孔子有关“美”的核心观点是“里仁为美”。“里仁”是指一种居住方式,其实质是动作行为的静态持续。因而“里仁”之美就不是对象性的,而是生成意义上的。“里仁”之美之所以能够产生,本质上是因为孔子对道德凝...
关键词:“里仁”  智慧 孔子 
先秦幸福思想述评
《西部论坛(陕西)》2017年第1期8-11,共4页刘晓燕 
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先秦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JZ001).
先秦幸福思想主要蕴含于先秦时期的考古资料及文献中。鬼神赐福的观念在商代王权政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商王维持政权的重要工具。周代是由神性幸福向理性幸福的过渡阶段,周代主张在“敬天”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动性,推行“保民”...
关键词:先秦 幸福思想 述评 
一部大秦帝国的崛起史和秦人地域文化发展史——《雍秦文化》首发座谈会专家评论摘要
《西部论坛(陕西)》2017年第1期12-13,共2页
2016年1月18日,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在市行政中心举行了《雍秦文化》首发座谈会,来自西安、宝鸡、凤翔等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10多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发言或发来了书面评论。现将部分专家评论摘要编发,以飨读者。
关键词:专家学者 秦文化 座谈会 文化发展史 评论 摘要 秦帝国 地域 
论周代天子大稀礼及文化功能
《西部论坛(陕西)》2017年第1期14-18,共5页景红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周王室赏赐礼制研究(项目编号:10BZS009).
周代天子大稀礼是国家礼乐制度的重要内容,先秦礼书对它并无系统记载和论述,只言片语的文字信息且前后抵牾,致使学术界自汉儒以来对大稀礼的概念和内涵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形成定论。系统整理和研究先秦典籍及金文相关材料可知:大稀...
关键词:周代 天子 大稀礼 文化功能 
周代“天”观念探源——文献与考古的双重视野
《西部论坛(陕西)》2017年第1期19-25,共7页王世巍 
近些年在诸如郑州西山、襄汾陶寺等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逐步祛除了相关历史文献中的一些存疑之处。作为周代重要的思想文化观念,中国先民对“天”的系统化认识和实践应用大致形成于尧、舜、禹时期。优越而又特殊的地理生存环境、...
关键词:周代  考古 农业 定居 
裘卫诸器铭文所见西周贵族社会的流动性
《西部论坛(陕西)》2017年第1期26-28,共3页冯盛国 
陕西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关中地区出土西周金文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2&ZD138).
利用金文的资料可以分析西周的阶层垂直流动问题。运用1975年董家村出土的裘卫诸器铭文,结合社会学理论,可以分析西周社会中贵族的流动性问题以及自下而上的流动机制,对于传统等级社会的说法有一定补充,进而理解西周社会结构变化的...
关键词:裘卫诸器 社会流动性 变相受封 
长江下游西周青铜器构成研究
《西部论坛(陕西)》2017年第1期29-43,共15页张敏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吴越文化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BKG005).
长江下游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按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按国别可分为吴器、越器和干器,按青铜器的文化来源还可进一步分为若干构成部分,但在西周早期的吴、越青铜器中,都出现了宗周青铜器。长江下游的宗周青铜器主要出现于康、昭时...
关键词:长江下游 西周青铜器 青铜器构成 
商周时期音乐隐喻观简论
《西部论坛(陕西)》2017年第1期44-53,共10页王炳社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音乐隐喻史研究(项目编号:2015J025).
音乐自产生起就具有特殊的隐喻价值。《尚书》记载,舜帝希望把音乐隐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要充分发挥音乐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感化作用。《周礼》认为,商周的音乐隐喻价值主要体现在:作为人的身份地位及荣誉的象征,作为教育人的工具,...
关键词:商周 音乐隐喻 礼乐 审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