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研究》

作品数:1205被引量:4721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海洋学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省海洋学会
最新期次:2024年4期更多>>
发文主题:海洋学研究征稿简则长江口海洋科学征订启事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陈建芳金海燕李宏亮潘建明曾江宁更多>>
发文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印尼贯穿流出流海域次表层潜流的来源和季节-年际变化特征
《海洋学研究》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史万里 胡石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22040)。
结合涡分辨率数值模拟数据和历史水文观测数据,研究了印尼贯穿流之下两支次表层潜流——位于翁拜海峡的翁拜潜流和帝汶通道的帝汶潜流的来源和季节与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这两支潜流存在于大约200~800 m深度之间,是一个准永久性存在...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海域 东南印度洋 次表层潜流 翁拜潜流 帝汶潜流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印尼贯穿流 
2020-2023年“三重”拉尼娜期间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的时空差异
《海洋学研究》2024年第4期12-20,共9页陈聪 徐楚越 秦箭煌 康彦彦 王桂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6003);南通市自然科学基金(JC2023057)。
“三重”拉尼娜在历史上罕见,但已经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系统带来了深远影响。为了提高对“多重”拉尼娜成因理解和对天气、气候的预测能力,本文通过多套观测和再分析数据,采用合成分析等方法对2020-2023年“三重”拉尼娜期间热带太平洋年...
关键词:海温异常 次表层海温 暖水体积 ENSO 气候变化 海气相互作用 多年连续拉尼娜 气候预测 
南海海洋热浪面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海洋学研究》2024年第4期21-33,共13页彭晓萌 于溢 马文涛 闫运伟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G2307)。
本研究基于1990-2020年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海面温度数据,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识别了南海海洋热浪面积,并探究了不同空间尺度南海海洋热浪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小尺度海洋热浪事件(Ⅰ类海洋热浪,面积<1.8×104 km 2)发生最为频繁,占...
关键词:南海海洋热浪 海洋热浪识别 海洋热浪面积 南海海面温度 南海海面风场 厄尔尼诺 拉尼娜 
使用再分析资料检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一种新型追踪器
《海洋学研究》2024年第4期34-42,共9页谷树韬 连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22043)。
利用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风速数据和海平面气压场数据,本研究基于风应力特征设计了一种简便追踪器用于检测1985-2014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并评估了该追踪器的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热带气旋 追踪器 风应力 西北太平洋 气候模式 模式偏差 
基于时序特征参数的南极磷虾栖息地适宜性模型及长时序变化分析——以宇航员海与迪尔维尔海为例
《海洋学研究》2024年第4期43-57,共15页谭亦杨 白雁 李腾 郑芯瑜 张银雪 张异凡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项目(IRASCC-No.01-01-03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6177)。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维持南大洋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物种,是南大洋的重点保护与限制捕捞对象。在气候变化对南大洋生态环境持续显著影响的背景下,亟需了解南极磷虾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及其栖息地适宜性。本文基于南极磷虾出现...
关键词:南极磷虾 栖息地适宜性 海冰密集度 卫星遥感 时间序列参数 最大熵模型 宇航员海 迪尔维尔海 
春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氧化亚氮的分布、通量和影响因素
《海洋学研究》2024年第4期58-69,共12页邢明尧 林华 杨志 王斌 李杨杰 张乾江 陈倩娜 郑豪 陈建芳 
浙江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2023C03013,2022C03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608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101702);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MED20220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20D060007,LZ22D060002)。
本研究基于2022年3月在杭州湾海域的航次调查,阐述了春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氧化亚氮(N_(2)O)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海-气交换通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春季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水体溶解N_(2)O的浓度与饱和度范围分别为12.5~2...
关键词:杭州湾 钱塘江 N_(2)O 分布特征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海-气交换通量 源汇结构 
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61°24′E-61°48′E段的构造地貌及岩浆-构造活动性
《海洋学研究》2024年第4期70-82,共13页叶盛源 韩喜球 李洪林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LQ19D0600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F0501304)。
洋中脊的地形地貌特征直接受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控制,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洋中脊的构造演化历史和岩浆作用过程,对于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大洋24航次采集的船载多波束声呐数据,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西北印度洋...
关键词:卡尔斯伯格脊 地形地貌 岩浆周期 定量分析 岩浆-构造活动 岩浆侵入比 不对称扩张 核密度 
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CMD01剖面重震联合反演与地壳结构分析
《海洋学研究》2024年第4期83-99,共17页张永祺 唐勇 董崇志 吴招才 李赫 郭楚枫 任建业 巢鹏 杨天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E0126100,2023YFC2808803);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22618);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2021R52058)。
本文以2021年中马国际合作航次获得的实测重力、磁力和二维多道地震剖面资料为基础,对横穿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的CMD01剖面进行解释分析和重震联合反演,研究马达加斯加岛西南陆缘的地壳结构、构造单元及其演化过程。通过建立马达加斯...
关键词:东非大陆边缘 戴维断裂带 洋陆过渡带 转换型陆缘 重震联合反演 深度地壳结构 地壳密度模型 下地壳高密度体 
深水国际海缆的损害机制:海底地震
《海洋学研究》2024年第4期100-113,共14页张孟然 谢安远 贺惠忠 陆茸 汤民强 
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MESTA-2020-C002)。
海底地震是损害深水国际海缆的主要因素之一,认识海缆震损过程和地震引发的海底浊流对海缆的损害机制,对维护国际海底通信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最新海底地形、地貌研究成果,利用国际海缆工程专业软件Makaiplan研究大浅滩和恒春震...
关键词:海底地震 深水海缆:海底峡谷 海沟 浊流 自加速 机制 防震措施 
岛群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研究——以洞头列岛为例
《海洋学研究》2024年第4期114-122,共9页贺卓熙 郭芬芬 来向华 胡涛骏 陈青松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Z2112)。
岛群是中国近岸海岛的典型存在形式,开展岛群及其内部海岛之间的景观格局演变研究可为海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基于洞头区六个有居民海岛(洞头岛、半屏岛、大三盘岛、花岗岛、霓屿岛和状元岙岛)2008年、2014年、2018年和2...
关键词:洞头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 发展模式 遥感 航空影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