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理论版)》

作品数:6416被引量:4839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文学界(理论版)》
主办单位:湖南省作家协会
最新期次:2013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文学文化小说语言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作者:徐建纲赵翠玲艾美华李伟孙鑫更多>>
发文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及提升方法浅谈被引量:4
《文学界(理论版)》2013年第1期41-41,43,共2页费巍 
文学评论是读与写的最佳结合,本文通过对文学评论在文学发展、创作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的介绍,分析阐述了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并通过对文学评论写作的过程介绍,简要谈了提升文学评论写作水平方法。
关键词:文学评论 写作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
《文学界(理论版)》2013年第1期370-371,共2页胡滨 
随着全国艺术设计学科的蓬勃发展,新兴的蕴藏巨大生产力的创意事业越来越需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为之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此背景下,通过创业教育培养设计专业学生强烈的创业意识、良好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探索出符合艺术设计专...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创业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创意创业 
歌曲《荷塘月色》赏析——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分析
《文学界(理论版)》2013年第1期42-43,共2页王玲珑 
《荷塘月色》作为一首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不仅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和鉴赏兴趣。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角度对这首歌进行了赏析,探讨了及物性的几个过程在这首歌中的体现,及其对歌曲情感意境表达的作用。
关键词:歌词 及物性 过程 情境 
历史记忆与现实——评多丽丝·莱辛《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被引量:1
《文学界(理论版)》2013年第1期206-208,共3页夏琼 
2012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多元文化思想研究"部分研究成果;编号D12WX04
多丽丝·莱辛的寓言式小说《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为读者描述了几千年后人类的生存状态。小说用类似神化传说的叙事方式表达了对人类生态环境生存危机等问题的担忧,但和大多数生态小说不同的是,作者用丰富微妙的细节描写了人对机器的复杂...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工业社会 现代科技 历史记忆 现实 
关于新闻报道中伦理失范的思考
《文学界(理论版)》2013年第1期372-372,共1页赵东清 
新闻报道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媒介,人们日常生活中因为有了新闻报道而变得顺利和方便了很多,整个社会因为新闻而变的安定团结。但是,随着新型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广泛,在报道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伦理失范...
关键词:新闻报道 伦理失范 新闻侵权 
评任溶溶版《夏洛的网》译本不妥之处
《文学界(理论版)》2013年第1期44-44,46,共2页徐瑜蔓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在市场儿童读物,包括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儿童读物汗牛充栋的情况下,这些读物是否符合儿童心理接受水平至关重要。本文考察了国内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任溶溶翻译美国儿童文学《夏洛的网》的中文文本中出现的一些待商榷之处...
关键词:儿童文学 夏洛的网 任溶溶 
他者的自我追寻——《慈悲》主人公的后殖民主义分析
《文学界(理论版)》2013年第1期209-209,213,共2页杨海川 谢海珍 
自我追寻,一直是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重要主题。《慈悲》作为莫里森2008年出版的小说,记叙了以几位不同人物在17世纪的北美洲大陆殖民地的自我追寻。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批评入手,运用他者理论来解读主人公女性主人公的追寻之路。
关键词:《慈悲》 后殖民主义 自我追寻 他者 
从视域融合角度看陶渊明诗歌的定位
《文学界(理论版)》2013年第1期45-46,共2页陈叶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历来对他的评论较多,争议也较大。其中关于对他的定位问题注定是要引起学者的关注。陶渊明诗在文本中与文本外的定位还有待商榷,通过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以不同视域的诠释者对陶渊明诗的定位的理解,从...
关键词:陶渊明诗 定位 视域融合 人性提升 
在永恒轮回中对抗虚无——《洼地》的尼采式解读被引量:1
《文学界(理论版)》2013年第1期210-213,共4页卢裕 
对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洼地》的研究曾主要集中在对历史叙事性的探讨上,认为历史是宏大叙事,是人造话语。本文借助尼采的永恒轮回说和"生活需要谎言"对《洼地》进行文本分析后指出,面对后现代危机(永恒轮回,虚无),人们不是消...
关键词:《洼地》 尼采 虚无 永恒轮回 抗争 
文化夹缝中的困惑人生——於梨华移民小说主题艺术初探
《文学界(理论版)》2013年第1期47-47,49,共2页宫芳 
宁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
作为五十至七十年代旅美的台湾华文作家群的代表,於梨华的移民小说以关怀现实人生的积极精神,融入自己的切身经验和真知灼见,重点描绘留学生、学者、女性和移民后代这四类华人群体在美国的现实生活,深入地表现出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夹缝...
关键词:海外华文作家 美华作家 於梨华 移民小说 主题艺术 文化冲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