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研究》

作品数:3440被引量:3334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文化艺术研究》
主办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越剧团越剧茅威涛戏剧节上海越剧院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沈弘吕艺生何辉斌俞为民姜宇辉更多>>
发文机构: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音响文本重组与声音景观延伸:中国新民俗电影中的“非遗音乐”解构
《文化艺术研究》2023年第3期82-90,115,共10页申林 赵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电影声音的史学建构及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9BC046)的阶段性成果。
新民俗电影倾向于打破传统,以多元化、多形态的方式表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环境与社会景象。“非遗音乐”在新民俗电影中,被置于更为广阔的听觉文化中审视和放大,而电影中的声音景观,更可能是基于创作者的某种记忆、想法、设计而进...
关键词:非遗音乐 声音景观 音响文本 听觉重组 新民俗电影 
宅兹游戏——御宅、电子游戏与人类世的“栖居”政治
《文化艺术研究》2023年第2期1-11,112,共12页姜宇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后现代主义哲学发展路径与新进展研究”(项目编号:18ZDA017)的阶段性成果。
在当今的人类世,宅还是不宅成了一个紧迫的议题。一派理论家畅想万物共生,呼吁我们突破家宅四壁的束缚,以最为开放的姿态尝试各种连接实验;另一派则正相反,提醒我们暴露自身的种种危险。那么,在一个病毒肆虐、技术主宰的世界之中,究竟...
关键词:栖居 遐想 好客 御宅 现充宅 动物化 休闲革命 
新时代影像审美变迁与生产张力的书存立照--作为文化印记、审美呈现与创作流变史的《中国影视蓝皮书》被引量:2
《文化艺术研究》2023年第1期84-95,115,共13页范志忠 张明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ZA1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影视蓝皮书》丛书(2017—2023)是时代影像的历史性总结,能够映照影视年代史的文化变迁、审美流变与生产逻辑。近年来,中国的影视作品聚焦现实主义,进行主流话语的多元尝试,探索新主流宏大叙事及其青春化表达、新主流历史叙事与当...
关键词:《中国影视蓝皮书》 新时代影像 审美变迁 生产策略 
焦虑与治愈:电视媒介的叙事张力与审美表达被引量:2
《文化艺术研究》2022年第5期61-67,114,共8页范志忠 潘国辉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ZD19)的阶段性成果。
焦虑与治愈这一充满矛盾的关系,构成了当前电视媒介审美叙事的张力。生存物质的匮乏、个人异化、自我价值实现的困境等,构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焦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信息的高度发达与无处不在使其建构的拟态环境加倍放大了日...
关键词:焦虑 治愈 电视媒介 
“大众化”与“人民性”的浮沉——以湖南卫视综艺节目为中心的讨论被引量:3
《文化艺术研究》2022年第5期68-77,114,共11页郑月 罗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民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项目名称:17ZDA270)的阶段性成果。
以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及《综艺大观》的播出为起点,中国内地的视听综艺节目已经走过三十余年的历程。其中,湖南卫视以其在娱乐综艺节目的生产及传播的成功所带来的“湖南广电现象”,为阐释市场化以来中国内地大众文...
关键词:湖南卫视 综艺节目 大众化 人民性 
“白蛇传”系列电影: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想象力消费”被引量:4
《文化艺术研究》2022年第5期78-87,115,共11页陈旭光 刘之湄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招标课题“影视剧与游戏融合发展及审美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8ZD13)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中国民间亚文化的“白蛇传”传说,一直是各种文艺作品改编重写的重要题材或素材。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新媒介的发展,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崛起,“白蛇传”系列电影也发生着“现代转化”,在文化价值、符号表征和意识...
关键词:“白蛇传”系列电影 现代转化 想象力消费 
作为共同体的“想象力消费”与现实逻辑被引量:1
《文化艺术研究》2022年第5期103-110,116,共9页薛精华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招标课题“影视剧与游戏融合发展及审美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8ZD13)的阶段性成果。
想象力电影以虚拟性为重要特征,但其美学特征长久以来受到现实生活经验的制约,同时也被动或主动地反映着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意识形态。故事世界设定、想象性空间打造及虚拟形象设计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现实逻辑与细节,从而使想象力美学得以...
关键词:想象力消费 现实逻辑 科幻电影 奇幻电影 
基于社会设计学体系的数字乡村设计治理理论体系研究被引量:5
《文化艺术研究》2022年第4期38-47,112,113,共12页邹其昌 许王旭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105)的阶段性成果。
数字乡村设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是数字主体、数字客体、数字媒介等多要素的集合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多元的数字化手段,是具有交叉性的跨领域新兴学科。目前,数字乡村治理的诸多问题限制了数字乡村设计的未来发展。设计治理是社...
关键词:数字乡村 设计治理 数字乡村设计治理体系 社会设计学体系 中国设计学派 
人工智能在乡村生态设计中的应用及价值取向被引量:2
《文化艺术研究》2022年第4期48-55,113,共9页曹盛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105);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人工智能背景下设计价值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NDJC055YB)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全面提升“三农”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通过保护乡村环境生态、改善乡村农业生态和构建乡村文化生态来推进乡村系统性生态设计,人工智能如何通过助力城乡技术与数据的对接、城乡...
关键词:人工智能 乡村振兴 生态设计 设计价值 
梁漱溟乡村设计思维及其影响
《文化艺术研究》2022年第4期56-63,113,共9页钟博 徐习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105)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30年代以来,众多知识分子在济世救国道路上围绕乡村建设的问题展开了探索,其中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最具有代表性。他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对乡村建设进行了全面设计,开展了“乡村建设”运动,提出了坚持“伦理本位”、兴...
关键词: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乡村教育 伦理 政教合一 梁漱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